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危重产妇分为观察(40)、对照(40)两组,在术前、术中分别接受系统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ICU病房治疗时间及住院总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2.50%,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在ICU观察治疗时间、住院总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达到97.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针对急危重剖宫产产妇手术过程进行护理时,应细化各项流程,做好每一阶段内的工作,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危重症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生理、心理甚至是精神上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治疗妇产科重症患者时,不仅需要关注患者身体上带来的病症,而且还需要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安抚,从而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等问题。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受护理治疗的100例患有危重症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在对危重症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治疗的同时,还适当的增加心理护理治疗干预法,从而有效的改善危重症患者心理状况,使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接受后续康复护理治疗。结果:医护人员将100例危重症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基础护理治疗,而另外一组在采取基础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治疗干预模式,经过四周的康复护理治疗后,医护人员可以明显发现,采取后者护理治疗方式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者,并且后者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前者护理治疗方法,具有明显效果。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在对妇产科危重症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治疗时,可以适当的融合心理护理治疗干预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而且还可以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接纳医护人员,降低妇产科患者抑郁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关于危重患者的护理,分析护理技术加强安全管理的策略以及最终的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在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急诊重症室收治的80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治疗的方案。而实验组的患者,则是以此为基础,做好护理技术安全管理,对患者护理以及做好治疗过程的干预。在研究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事件,以及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而保障护理的整体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较少,相对于对照组护理情况,家属不满意的情况也相对较少,最终的差异性结果,本身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之中,注重患者护理工作,并结合护理的实际情况以及配合医生在患者诊疗方面的要求,利用护理安全措施,最终的效果较为理想化,这一方案更适合在临床治疗阶段应用,能够配合医生工作,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分析叙事教育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从2022年1月-2022年6月急危重症护理人员内选择60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培训,实验组接受叙事教育,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培训教学后,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存在较大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护理人员进行叙事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同理心以及沟通能力,保证其具有较高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国内常规使用的病号服,既缺少功能性也不方便护理操作,更没有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及人文关怀。方法:本文分析了常规使用的病号服的缺点,在传统病号服的基础上,克服现有各类型改良式病号服的不足之处,针对临床需求,从临床医疗、日常护理和患者心理3方面需求进行改良设计,开发出一款适合危重卧床患者的病号服,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结果:改良式病号服既能满足患者日常正常穿衣需求,又能满足患者治疗护理需求,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更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结论:改良式危重卧床患者病号服的使用可以满足新时代环境下对护理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从病号服角度出发与现代人文护理开展相呼应,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疼痛作为机体主观感受,容易引发情绪及生理感觉不适状况发生,并且多伴有组织损伤,对患者性格、心理、情绪均具有一定影响,易导致患者合并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及继发瞳孔扩大、血压升高、呼吸急促、骨骼肌收缩、出汗等生理症状,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潜在危害性较大。危重症患者伴有疼痛概率较高,为临床常见病理表现,因疼痛作为临床常见影响因素,对其机体健康、生理健康具有严重负面影响,一定程度增加病情危重情况,于疼痛较甚时,易导致机体内源镇痛物质分泌减少,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及血管活性介质,加速机体代谢紊乱情况发生,增加病理表现,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开展有效的镇痛措施尤为重要。现特针对本科既往收治危重症患者疼痛评估及临床护理对策开展如下探讨,旨在为临床危重急症治疗对策提供经验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9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盲抽方式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展开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加强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各46例患者,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评价对比。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相对较低(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整体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当中,全程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87例危重症患者,并将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4人。常规组则是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方案展开护理,实验组则是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并且对两组患者接受急救的时间、抢救成功概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诸多访民进行分析。结果:就抢救成功概率与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远高于常规组,急救所用时间则是比常规组较低,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期间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能够大幅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是指静脉留置导管期间及拔除导管后 48 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感染,包括血管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 。PICC的应用降低了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它不但能保护血管的完整性,同时也减轻了医护的工作压力,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存在静脉感染的风险,老年患者对外界抵御能力降低,致死率极高,因此预防老年危重症患者PICC导管静脉相关感染迫在眉睫,我们采用了PDCA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投诉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