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 MP抗体检测与 MP-DNA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 100 例 MP 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 100 例 MP感染患儿进行检测,其中应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检测出 94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4.00%,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出 9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5.00%,两种检测方法检出 4-6岁组患儿阳性率均最高,均为 10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在各年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被动凝集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特异性强,且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0.05),均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被动凝集法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儿童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脂肪肝患者护理中应用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监测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脂肪肝患者56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护理前后均开展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监测操作,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肝功能指低于护理前(P

  • 标签: 肝功能血脂血糖联合检测 护理 脂肪肝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室定期沉降菌检测对指导手术室清洁消毒程序优化作用,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应用仪器采样与细菌培养方法,对不同级别的10间手术室检测沉降菌变化、温湿度、静压差等。其中5间手术室按照日常工作模式为对照组,另5间手术室作为观察组(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及开关门次数),检测手术进程中不同时段沉降菌数量。结果本研究在2017年3,6,9,12月间检测I、II、III级手术共49台次。49台手术沉降菌合格率为67.21%,静压差合格率为71.43%,相对湿度合格率为76.19%,温度合格率为72.22%。观察组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30min以及缝合时空气沉降菌合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中切皮时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定期检测沉降菌、静压差、温湿度等指标可指导医护人员了解手术室内空气状态,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出入及开关门次数可增加沉降菌合格率。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沉降菌 动态检测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碳-14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100名受试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实验组采用碳-14检测,对照组采用金标准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中30人检测为阳性,20人检测为阴性;对照组中28人检测为阳性,22人检测为阴性。进一步计算并比较两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碳-14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准确性为72%,可靠性为76%。因此,我们认为碳-14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标签: 碳-14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 准确性 可靠性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运用于急诊胸痛患者诊疗当中,对其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20年12月1日0时至2021年12月1日0时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收治12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各有患者60例,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检查,试验组患者实施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随后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检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CK-MB、cTnI、Myo、NT-BNP、D-D 水平较为敏感,另外,试验组患者急诊滞留之间短于参照组,死亡率较低,各指标之间差异显著,故而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胸痛患者予以心肺五项检测联合加速诊断路径,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缩短急诊时间,大大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肺五项检测 加速诊断路径 急诊 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探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应用及效果。方法:本研究样本以本院中接受检查孕妇为主,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5月,共选择400例进行分析。所有的孕妇均接受病理检查、常规三级超声检查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接受检查孕妇中,采用病理检查检出24例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6.0%。采用胎儿超声检查有22例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5.5%。采用常规三级超声检查有16例检出,检查率为4.0%。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符合率,为91.67%,而常规三级超声检查符合率为66.67%,相比前者较高(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100%为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灵敏度,99.5%为特异度,而77.27%为常规三级超声检查灵敏度,98.0%为特异度,其中存在差异为灵敏度(P<0.05),特异度无差异(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应用胎儿超声检查,具有较高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检测 胎儿心脏超声 筛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提升血站采血护理工作质量及对血液报废率影响情况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100例,均选自本站接受无偿献血者,献血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血站实施常规管理阶段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血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阶段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血站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显著提升血站采血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血液合格率,可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血站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工作质量 血液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程质量管理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骨科器械管理中效果及对消毒灭菌质量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2021年12月CSSD500件外来骨科器械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CSSD500件外来骨科器械纳入观察组(采用全程质量管理),评价组间管理质量。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消毒、灭菌、清洗、包装环节达标率更高,P

  • 标签: 全程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骨科器械 消毒 灭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实施化疗宫颈癌患者 90例,分为常规组( 45例)和干预组( 45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与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干预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发病率,前者优于后者,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比对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前者优于后者,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比对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前者优于后者,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效并发症发病率,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宫颈癌 放疗 生活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实施化疗宫颈癌患者90例,分为常规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与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干预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发病率,前者优于后者,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比对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前者优于后者,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比对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前者优于后者,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效并发症发病率,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宫颈癌 放疗 生活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管理在门诊抽血室抽血患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门诊抽血室抽血患儿3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5月31日实施常规护理15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6月1日~12月1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管理15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采血等待时间和临时添加物品耗时、采血情况、纠纷发生情况、血液采集样本相关情况、采血配合度、采血不良反应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等待时间、临时添加物品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溶血率、凝血率、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抽血失败率、血液样本不合格率、提前抽血标本、试管错误、登记错误、样本遗失、漏抽血标本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血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血不良反应中皮下淤血、局部血肿、明显疼痛、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中穿刺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室内环境、排队等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质量管理在门诊抽血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其能有效缩短患儿等待及临时增加物品耗时,同时降低采血及血液样本不合格事件发生率,降低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儿采血配合度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抽血室 持续质量管理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选择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干预A组和综合护理干预B组。经一段时间护理之后,观察患者护理成效。结果:通过综合有效护理干预发现,B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睡眠和生命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均优于A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型对罹患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后期护理具有显著疗效,可在该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阻肺呼吸衰竭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质量监控和改进中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31376例为对照组,将202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62219例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质量监测,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干预。结果 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后,各项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集束化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应用在血透护理质量管理中疗效。方法:甄选血透患者68例,参照组34例选用常规护理进行服务;试验组34例选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质量控制小组方案,比对不同方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心理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措施应用于血透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质量控制小组 血透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控制理论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02-2022.09于体检中心接受体检者10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50例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健康宣教、护理礼仪、沟通能力、主动服务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全面质量控制理论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可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并减少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 标签: 健康体检 护理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控制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及敏感指标在提升感染科优质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2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1例给予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101例给予敏感指标质量控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质量控制及敏感指标 提升感染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日益提高,骨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及其作用,以期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骨科病区 护理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及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影响。方法 按照不同护理和管理方法,将本院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中住院6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按照病情遵医嘱实施疾病传统护理和日常管理,研究组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及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以整体护理及护理质量指标规范化管理模式,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规范化管理 急危重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我院运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continuousqueryimprovement,CQl)对整体护理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实施,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我们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改进方法 持续性 管理新模式 护理质量评价 整体护理 病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