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通过爬梳墓志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对唐后期河北道北部地区屯田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与唐前期相比,后期本区军镇的生产性质明显加强,出现生产与防御并重的局面.除军镇屯田外,本区还存在以民户为劳动者的非军镇屯田--民屯,但以军屯为主.后期本区屯田的地理分布,北边一线西起文德县的雄武军,中经妫、檀、蓟诸州,东至平、营二州,南至涿州.在此区域内,屯田分布的特点是,妫、檀、蓟、平、营诸州屯田生产明显高于民间耕地水平,幽、涿二州民间农业生产高于屯田.这种地域分布特征的形成有其地理与历史的原因.后期幽州节度使的士兵主要来源于本管州县,军镇屯田的劳动者为来自军镇附近的土兵.土兵长期屯田防守,在屯田之所有了田地住宅,世代定居下来.部分屯田土地转变为土兵的私有土地,军镇屯田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
简介:阿尼玛卿山的虫草经济经历了三个不同形态和阶段。在"散挖-行商"阶段,高海拔草原成为季节性人口争相涌入和采挖虫草的公共资源。虫草商人处于行商阶段,市场体系尚未成型;在限采·禁采阶段,草原承包制在公有制语境下有名无实,各级政府介入分肥,限制和禁止的高压行政管理未能减缓外来人口的压力。随着政府角色从利益相关者转变为社会服务者,虫草经济开始对生态移民政策发挥积极作用,虫草商人也从行商中分离出来;在契约-电商的新阶段,草原承包制全面推行,牧民获得草原收益和管护的权利。市场体系建立后,契约交易发展迅速。虫草电商的崛起加剧了虫草资源的竞争和垄断。虫草给牧民带来生计机会和草原经济的繁荣,同时也给草原生态带来巨大压力和可持续性问题,以及藏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政策设计应着重维系人类、文化和自然的连续体以促进草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简介:本文选择20世纪50年代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作为研究对象,认识民主改革的由来、内容及后果。文章介绍了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阶层构成及其特点,阐述了建国初年开展相关工作的困难,提出欲摧毁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必须开展社会改造,改天换地;分析了《宪法》颁布后彝区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即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者不愿意继续接受统治,彝族干部逐步成长并担任重担,社会改革的条件基本成熟。然而,改革行动尚在协商中,少数奴隶主发动叛乱,抗拒政府,反对改革。叛乱促使改革提前及加快,改变了和平协商改革的构想,改革与平叛同步进行。为了实现和平改革的构想,顺利完成社会改造的任务,中央决定实施“更加宽大”的政策,调整了相关的措施,但受到少数叛乱者的抵制。于是,彝区各级政府完整理解、全面贯彻中央指示的精神,迅速平息叛乱,开展了“复查补课”运动,于1958年5月完成了改革。民主改革摧毁了奴隶制度,奴隶获得自由,翻身作主人;改变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形态,昔日奴隶分得土地、农具及耕畜等,焕发生产积极性;结束了过去家支林立的无秩状态,建立各级政权,发展了农村党团员,培养及任用彝族干部,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建构;争取、团结、改造及安置了部分上层人士,形成了接受党的领导,爱国守法、争取进步的政治氛围。
简介:一、古闽台半岛上的原始居民地质学研究表明,当今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在地史上曾有过多次变化。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由于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板块相遇互撞而引起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致使海水向东西两侧逐渐退去,至晚第三纪末(距今约一千万年以前)中国东部沿海便形成连成一体的地貌。台湾岛、海峡和大陆本属一个地质实体的亚洲大陆板块。当以人类出现为重要标志的第四纪到来之后,因第四纪冰川期间多次冰河消长,致使海峡地区海面多次升降,台湾与大陆时而分离,时而连成一体。两岸最近一次分离发生在距今1.2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