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创伤骨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照组沿袭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方式,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1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7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随访中,实验组出现并发症3例(8.6%),对照组出现并发症5例(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方式的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前、术后肠外营养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3-2011年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术前、术后,治疗组采取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采取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例术后营养治疗10d后,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均有明显提高,两组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A、IgG、Ig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术前、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掌握北京市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基本状况,以制定有效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案,巩固和促进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建立该市Access个人剂量数据库并使用TLP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0年全市外照射人均年剂量位于探测下限MDL(0.138mSv/a)、0.138~5mSv/a、5~20mSv/a的人数分别占总监测人数的75.6%、24.3%和0.1%;2010年人均年剂量为0.28mSv/a,明显高于普通X射线诊断和放射治疗人员。结论该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相应的放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同时应强化相关法规的落实和人员培训。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33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用经筋辨证检出手足三阳经筋的结筋病灶点,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结果治愈320例(95.24%),好转14例(4.16%),未愈0例(0、00%),总有效率100.00%。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赖普胰岛素50(优泌乐5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预混胰岛素(优泌林30/7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门诊与病房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赖普胰岛素5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优泌林30/70)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FBG、PBG、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组PBG、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BG、BMI及胰岛素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事件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赖普胰岛素50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预混胰岛素剂型,且餐前即刻注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比优泌林30/70更具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腹部CT(Computedtomography,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agneticresona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ERCP)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比较B超、CT和MRCP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RCP确诊胆总管结石患者261例,B超、CT和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1.7%、55.6%和81.5%,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管≤0.8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47例,B超、CT和MRCP对胆总管不宽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21%,30.8%和56%,B超与C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RC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显示肝外胆管结石方面,MRCP明显优于CT和B超,尤其肝外胆管不宽的患者,B超和CT有一定局限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雷氏骨折用外固定架固定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克雷氏骨折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51~73岁,中位数56岁;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者患肢功能情况。结果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复位良好,均骨性愈合,术后1例钉道有持续渗出,经酒精点滴后消失;术后腕关节背伸25°~60°(中位数45°),掌屈35°~60°(中位数50°);依据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9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终末疗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疗效,治愈19例,好转17例,未愈0例。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老年克雷氏骨折,能维持骨折的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患肢可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患肢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治疗克雷氏骨折疗效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外照射放疗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100名,其中64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骨转移。64名患者中21名患者接受4Gy/次的外照射放疗,21名患者接受6Gy/次的外照射放疗,22名患者接受8Gy/次的外照射放疗治疗。对每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4Gy组中7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5名患者疼痛缓解,9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6Gy组中9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5名患者疼痛缓解,7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8Gy组中13名患者疼痛完全缓解,6名患者疼痛缓解,3名患者疼痛依然严重。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8Gy/次的剂量可以有效的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