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更年期焦虑症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8例更年期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1年1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59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59例)。对两组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认知行为对于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1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评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选择问卷调查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进行评定。结果对本研究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17例患者获得痊愈,显著进步患者5例,还有8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治疗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HAMA评分,患者较治疗之前下降,而且患者的社会功能、LSR以及GAF总分和之前明显提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的功能,并且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使患者在具体生活过程当中获得较为满意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等不良生活质量,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脑卒中后焦虑症康复的应用价值,提高脑卒中并发焦虑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所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维护好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疾病知识的业务指导、加大宣传力度等心理疏导措施,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三项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HAMA、NAF以及ADL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的差距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距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疏导对于脑卒中患者并发焦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科患者口腔焦虑症(dentalanxiety,DAordentalfear,DF)的作用。方法采用挂号登记后和治疗前两次,进行焦虑值的测量和血压、脉搏、呼吸的测定,及WHO疼痛分级标准。对2016年~2018年在我门诊就诊需要行牙体治疗的74例口腔焦虑症患者,按照挂号序号,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登记后的两组患者的血压、脉搏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脉搏低于对照组,P<0.01.。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在缓解患者焦虑,镇痛等效果方面是一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的方式,观察并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9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并且每组各45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式的护理举措,针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情况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并且其获得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推动患者康复。因此,在临床实践护理中应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里咨询对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2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60例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心理咨询与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应用症状自评(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自动思维问卷(ATO)、交往焦虑量表(IAS)以及抑郁问卷(BOI)进行评定,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量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缓解焦虑症的常见心理问题。结论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能提高其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焦虑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认知行为对于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1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评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选择问卷调查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进行评定。结果对本研究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17例患者获得痊愈,显著进步患者5例,还有8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治疗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HAMA评分,患者较治疗之前下降,而且患者的社会功能、LSR以及GAF总分和之前明显提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的功能,并且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使患者在具体生活过程当中获得较为满意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等不良生活质量,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口腔门诊患者在进行牙科治疗中经常会出现焦虑状况,从而不便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目的通过对患者牙科治疗中所出现的焦虑症状原因进行研究,以寻求有效缓解对策。方法作者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口腔门诊部所收治的120名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在进行口腔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症状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经过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后发现,所选取样本中出现焦虑症状患者为109例,占总样本比率为90.93%。并且,其中女性焦虑出现的几率大于男性,年龄大于三十岁患者出现几率更大,治疗过程患者对外部环境满意与不满意程度分别对焦虑出现几率产生存在负相关与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充分了解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原因后,可根据性别、年龄差异给予不同辅助治疗,并根据周围环境给予积极改善,以便于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产生几率,提高牙科门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焦虑症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焦虑症类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焦虑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焦虑症患者症状,降低焦虑程度,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