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接受鼻胃管+鼻肠管护理期间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选择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开展研究,均接受鼻胃管+鼻肠管护理,通过双盲法分为参考组(20例,常规护理)与联合组(20例,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研究指标以为依从情况、意外拔管率、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联合组依从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护理后联合组意外拔管率、感染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接受鼻胃管+鼻肠管护理期间接受优质护理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依从情况,减少意外拔管事件,降低感染发生率。
简介:目的对传统鼻空肠管置入术进行了改进,并且总结了置管过程中的技巧,观察ICU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方法将94例ICU患者分为普通组和改进组,每组各47例。普通组患者采用传统鼻空肠管植入法置管,改进组患者采用改进后鼻空肠管植入法置管,两组患者由同一人置管。记录两组置管的时间、成功率、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改进组患者一次置管时间为25.8±6.36min,成功率89.3%(42/47);普通组一次置管时间为23.8±5.36min,成功率57.4%(27/47),改进组成功率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的患者在置管过程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后徒手置鼻肠管置入术有更清晰的步骤和操作细节,有利于提高鼻空肠管的置管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重症患者经鼻肠管喂养的护理临床实践证据,为纠正喂养不耐受、营养不达标提供护理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2015年1月31日—2019年9月30日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国际指南图书馆、医脉通、PubMed、CINAHL、Embas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涉及重症患者经鼻肠管喂养护理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实践、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原始研究。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和汇总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2篇指南来源于美国重症医学会和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3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0篇RCT研究,3篇类实验研究,1篇诊断性试验研究。总结临床适应性证据24条,涉及10个方面内容,即鼻肠管置入指征、导管材质、置入体位、置入方式、确认方法、喂养方法、固定、不耐受、导管堵塞、留置时限等。结论本研究为重症患者经鼻肠管喂养提供了管理流程与循证证据,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安全实践与深入的研究。
简介:【摘要】早期肠内营养非常重要,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作用。高误吸风险患者应用鼻肠管喂养,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本文对现临床中应用的多种鼻肠管置管方法及利弊进行综述,寻求最佳鼻肠管置管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方法:现将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出现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将未出现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对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观察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因素包括意识情况、合作程度、使用镇静剂、基础疾病、导管数目以及Ramsay镇静评分相关,且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包括患者模糊意识状态、较差的合作度、未使用镇静剂、患有基础疾病、较多的导管数量和较低的Ramsay镇静评分,临床护理时,要关注患者以上状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避免患者出现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徒手盲插鼻肠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40例危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因临床置管方式的区别将患者分组,研究组采用徒手盲插鼻肠管(20例),参照组采用普通胃管置管(20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数据显示,本次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均较高,相较于参照组第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的为研究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经研究,徒手盲插鼻肠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置管成功率较高,能够为危重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营养支持途径,减少并发症,促进其康复,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胃管和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接收的3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鼻胃管和鼻肠管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要点以及置管后的护理措施,并发症的预防和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过程中的要点。结果30例患者的置管过程都非常顺利,进行了早期的肠内营养,患者平均的治疗时间为3~6天,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症状均得到治愈。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优化置管过程,同时加强对患者呼吸道、鼻肠管、胃肠管以及口腔的护理工作,同时主动采取措施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这样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危重患者,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鼻胃管安置)与观察组(给予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营养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33.72±3.24)g/L、PA(194.13±14.76)mg/L均高于对照组(31.07±2.88)g/L、(176.94±10.64)m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9%低于对照组25.63%(P<0.05)。结论: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患者中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空肠造瘘管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与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70例食管癌患者,为了满足研究需要,将70例食管癌患者分成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35人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经空肠造瘘管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进行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经空肠造瘘管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护理满意度提升有所促进,能够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简介: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将鼻肠管连同胃管同时置入胃内,中将鼻肠营养管置入Treiz韧带(或吻合口)远端20~30cm。术后第1天从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滴入量由每天500mL逐渐增至每天1500ml,第1、2天仅用半量肠内喂养,滴速为60~100ml/h,第3天开始使用全量EN,滴速为125~150ml/h,输入时间7~10d。用输液泵均匀输入。结果38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其中5例发生腹胀,4例发生腹泻,1例胃潴留,1例恶心难以忍受,予以减慢输液速度,降低浓度,改为间断输入逐渐加量,对症处理等方法后症状缓解。12例术后36小时内有肛门排气,10例术后36~48h肛门排气,其余的72小时内恢复肛门排气。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安全可行,易于掌握和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