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医德医风建设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现实意义包括1、处处体现,全面改善。2、化解矛盾,维护团结。3、现实需要,促进发展。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措施1、抓好工作落实。2、落实各项制度。3、规范行业行为。4、强化监督约束。5、以病人为中心。6、沟通工作到位。所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医务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扎实的行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出发,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贡献力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与医院中感染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某院员工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与医院中的感染情况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依从性由干预前35.87%提高到干预后75.35%。医院中的感染发生率由13.01%降到9.76%,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由2.01%降到1.26%。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联性呈现负相关,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对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医院给予院感医务人员监督管理。同时,收集2023年前本院采用常规院感防控管理120例住院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监测效果。结果 观察组院感发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感防控医务人员监督能够降低住院患者的院感发生次数。
简介:这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部队医院建设发展很快,医疗装备更新,病房条件改善,效益提高了,但在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应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部队医院的医德医风的教育与疏导工作,引导医德医风向好的方面转化,使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与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同步发展。1在认识上明辩“一个误区”,纠正“两个偏差”医院担负着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重任,应该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有所发展,
简介:高尚的医德医风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现如今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是指人们在患病就医过程中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本文通过实证调查获得可靠数据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医疗费用贵、医患沟通不流畅、媒体的夸大宣传、医生收红包现象等诸多因素;提出从医院文化建设的高度坚持医德信念培养与医德实践相结合,构建教育、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医疗等级评审管理体系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医疗等级评估管理体系对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78.33%,高于干预前的48.48%,干预后较干预前提升了61.56%(c2=260,P<0.000)。干预后,不同科室、岗位、手卫生时刻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干预后,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呈逐月上升的趋势,且自2017年6月起,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70%)。结论医疗等级评审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手卫生依从率,并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是一项长期有效提升手卫生依从率的管理举措。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模式及效果,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以降低院感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的100名医务人员,根据不同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50名,常规组应用常规模式,干预组应用综合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院感防控基本知识、操作流程、防控技能、各项法律法规)、手卫生执行情况(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洗手依从性、洗手正确率)、洗手样本采集合格率以及患者的SSI发生率和院感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基本知识、操作流程、防控技能、各项法律法规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组,P202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在管感染防控中应用综合干预模式的防控效果。方法:采取对比的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本院50例医务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50例医务人员开展综合干预模式,进行院感染防控前后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以及患者SSI 发生率和院感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后,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和手卫生执行情况显著优于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前,(P<0.05);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后,患者SSI 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前,(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预防院感染工作开展中,实施综合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增强他们院感染防御意识,同时,可以提高他们正确执行手部卫生的无菌操作意识,进而实现了患者SSI 发生率和院感发生率的降低,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模式及效果,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以降低院感发生率。方法 从我院的医务人员中随机选择1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之间,并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医务人员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模式的常规组和采用综合干预模式的干预组,每组均为50人。结果 干预组医务人员院感防控基本知识、操作流程、防控技能、各项法律法规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加强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方面,综合干预模式的运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它可以提升医务人员对院感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执行手卫生的效果和洗手样品采集合格率,还可以减少患者的 SSI 和院感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医院急救重症科医务人员的心理情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院急救重症科医务人员6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结果本次调查问卷共计发放63份,回收问卷63份,其中有效问卷63份,回收率以及有效率均为100.00%。与国内常模组相比较,本研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院急救重症科医务人员SCL-90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急救重症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处于相对较差水平,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和疏导,提高急救重症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医院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选取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检验人员、药剂人员、后勤人员200名参与研究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向研究人员发放,做不记名处理。统计整体数据。结果医院感染的概念正确率93.5%,医院感染病例的判断正确率51.5%,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正确率63.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正确率73%,临床消毒正确率65.5%,消毒物品的使用规范正确率71%,自我保护正确率84%。医务人员无菌观念的正确人数为128人,占64%;掌握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流程人数为79人,占39.5%。对于医院感染责任问题,有159人认为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有直接关系,占79.5%;有26人认为医院感染与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有直接关系,占13%;有15人没有做答,占7.5%。结论应加强医院人员对待医院感染的认知和态度问题,建立医院感染人人有责的观念意识,调动医院人员全体的积极性,正确对待医院感染,争取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保护患者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共同建设安全的医疗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某收治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7~14日,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收集该医院参与救治的246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调查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共发放问卷246份,回收问卷230份,回收率93.5%。结果医务人员焦虑发生率为23.04%(53/230),焦虑评分为(42.91±10.89)分。其中,重度焦虑、中度焦虑和轻度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17%(5/230)、4.78%(11/230)和16.09%(37/230)。女性焦虑发生率高于男性[25.67%(48/187)比11.63%(5/43),Z=-2.008,P=0.045] ,女性焦虑评分高于男性[(43.78±11.12)分比(39.14±9.01)分,t=-2.548,P=0.012]。护士焦虑发生率高于医生[26.88%(43/160)比14.29%(10/70),Z=-2.066,P= 0.039)],护士焦虑评分高于医生[(44.84±10.42)分比(38.50±10.72)分,t=-4.207,P<0.001]。医务人员应激障碍发生率为27.39%(63/230),应激障碍评分为(42.92±17.88)分。女性医务人员应激障碍评分高于男性[(44.30±18.42)分比(36.91±13.95)分,t=-2.472,P=0.014]。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焦虑和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心理技能培训,尤其关注女性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