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拔针后不同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内拔针后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对两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2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拔针后采用弹力绷带联合布胶布法进行加压止血可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一方面可缩短压迫止血的时间,另一方面可降低止血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瘘拔针 止血方式 弹力绷带 布胶布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钝针使用对动静脉內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使用钝针穿刺动静脉,对照组40例使用锐针穿刺动静脉。观察比较2组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血管瘤、狭窄发生率及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钝针穿刺法能明显降低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穿刺带来疼痛感,是自体内首选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穿刺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透中导致动静脉闭塞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导致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导致闭塞最主要原因,穿刺不当及患者对内的保护意识不强是闭塞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是防止动静脉闭塞的重要措施,合理使用和保护及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闭塞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内瘘闭塞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需要作血液透析施行动静脉患者60例,其中显微手术组和直视手术组各30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对两种手术的即时通畅率、术后6个月通畅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结果显微手术组术后即刻通畅率100%、术后6个月通畅率96.67%均高于直视手术组的96.67%(P=0.31)和73.33%(P=0.01),其中,术后6个月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显微手术组术区肿胀1例,发生率3.33%,无吻合口血栓、术区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直视手术组发生吻合口血栓2例,术区缺血坏死1例,术区肿胀4例,感染3例,吻合口狭窄4例,发生率为46.67%,显微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视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对动静脉实施显微手术能提高的通畅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后续的血液透析治疗。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显微外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胃造术(PEG)的临床应用、操作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对3例颅脑疾病无法经口饮食的患者行PEG。结果3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顺利进行肠营养,所有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其中1例患者经管饲1个月后营养状态改善拔管,改为经口饮食,1例术后近期伤口少许渗血,造口周围肉芽组织增生,1例局部皮肤感染及炎症反应,经调整造瘘管固定片松紧,加强换药后,皮肤炎症减退,未发生重要并发症。结论PEG是目前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微创技术,作为需长期肠营养的一种新治疗方法,随着操作方法、操作技术的改进及对并发症的认识,PEG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

  • 标签: 内镜 胃造瘘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镜下胃造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经皮内窥镜胃造术(PEG)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护理配合经验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PEG管堵塞,经相应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对行PEG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术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消化镜下胰诊治已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但目前国内外尚无胰镜下诊治的指南及专家共识。因此,中华医学会消化镜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镜医师分会组织本专业领域权威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通过集体讨论与投票等方式,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从胰的定义与病因、诊断、分型分级、镜治疗适应证、预防性治疗及镜下治疗术式6部分,共提出12条陈述建议。

  • 标签: 胰瘘 诊断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了36例动静脉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常规准备,术后并发症如伤口出血、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及肿胀手综合症的护理,出院时应嘱患者避免患肢负重及受压,加强自我观察及护理,并定期复查。认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动静脉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尿毒症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吻合夹(over-the-scope clip,OTSC)技术在胃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月在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使用OTSC治疗的12例胃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口充分控制后实施治疗。结果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2.5±13.9)岁,共实施15次OTSC治疗,均操作成功。5例患者1周后复查造影,口完全愈合;5例患者1周后造影局部少许渗漏,给予纤维蛋白胶封堵后取得口自愈;2例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未能取得成功,后又分别行1次及2次OTSC夹闭,仍未获得胃治愈,最终行手术治愈。结论OTSC是治疗胃的一种有效手段,充分控制口周围的感染后早期使用可提高OTSC成功率,局部瘢痕化、黏膜外翻则会影响OTSC治疗效果。

  • 标签: 胃瘘 腹腔感染 内镜吻合夹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的早期使用对内成熟及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220例,成形术后早期(7~14d)即开始穿刺使用,对照组132例,成熟后再开始穿刺使用,对两组使用时间与成熟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成熟所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使用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形术后早期即开始穿刺使用,可促进成熟,且不影响其使用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成熟
  • 简介:摘要总结了近10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闭塞的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其发生原因有血栓形成、原发病的影响、血液粘稠度增高、低血压及使用不当等;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有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前正确选择血管、正确使用瘘管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成功建立动静脉及正确使用瘘管,延长寿命,有利于提高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闭塞 防治
  • 简介:摘要维持性透析病人穿刺动静脉时,经常会发生渗血。渗血可发生在透析过程的任何时候。因此,对本院血透中心的82位每星期1至3次透析,需进行动静脉穿刺的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反复穿刺同一针眼者,每次穿刺挑痂者,有其他系统出血史(如眼底出血,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每次穿刺极易引起渗血。所以,护士在穿刺时,进针的角度、力度、速度,特别是如何选择穿刺血管的针眼,对发生渗血以后的及时处理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穿刺针眼 渗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各种穿刺方法的利弊,选择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护理的质量。方法对我院51例动静脉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6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血夜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的综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总结218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动静脉的护理过程。结果205例患者动静脉使用正常,而13例出现了闭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穿刺方法、按压方法及合理控制血糖、血压和严格无菌操作是保护动静脉,避免闭塞、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内瘘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