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乡土的写作就成为了两岸知识分子共同的选择,而乡愁也成为了他们无法割舍的文化母题。从时间上看两岸乡土小说的发展基本保持平行,但这种平行关系却在70年代前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个十年的“时差”。直到80年代中期,大陆与台湾出现了类似的文化格局,这才促使乡土小说的写作方向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转向了同样的价值基点,对于乡愁的抒写也开始呈现出共同的文化内涵。这其中以两岸70后作家对乡土的抒写最为典型。大陆的徐则臣和台湾的童伟格是70后中的代表作家,通过对这两人文本的具体分析,试图来揭示两岸70后作家在抒写乡土时的精神共鸣,从而更好地把握新世纪两岸乡土小说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