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缺失成因和培植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浅谈中职生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缺失成因和培植途径

陈文丽

陈文丽(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福建三明366000)

摘要: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却越来越冷漠,对别人的痛苦、忧虑和烦恼无动于衷,对有困难而渴求帮助的人漠不关心,对恃强凌弱、为非作歹的邪恶现象视若无睹……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缺失值得整个社会的关注。本文就此话题查找原因,探究根源,寻找对策,呼吁学校和老师高度重视学生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培植,使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品德素质健康快速成长。

关键词:同情心正义感缺失成因培植途径

这天下午14时15分,我接到了班团支书的求救电话:“陈老师,快呀!你快来呀!陈ХХ同学被人打啦!我害怕呀!”原来,因为一些误会,三个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十六七岁少女冲到教室殴打我班女生陈ХХ,教室成了群殴的“战场”:桌椅横七竖八,书薄散落一地,算盘被砸得七零八落,三个“打手”追着ХХ,打得她无处藏身……此时,班上约有四五十个男女学生在场,但他们或惊恐得束手无策,或事不关已作壁上观,甚或眼不见为净干脆离开教室好让她们施展拳脚。十来分钟过去了,就是无一人上前制止,亦无一人向保卫科老师报告,惟有团支书给我打了那个电话。更让我震惊的是,直到第二天上午,班上仍无一人向我过问陈ХХ同学的伤情。

且不说该被打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学生冷漠无情到这步田地,实在叫人无法接受。倘若当时在场同学有人挺身而出,上前制止,或及时寻求校保卫科或其他力量的帮助,事态恐不怕会发展得那么严重,同学身体的受伤害程度也会大大减轻。

其实,此类事件已非个别,生活中、媒体上屡见不鲜。对别人的痛苦、忧虑和烦恼无动于衷,对有困难而渴求帮助的人漠不关心,对恃强凌弱、为非作歹的邪恶现象视若无睹……冷漠,正无声无息地渗入青年学生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对学生进行同情心和正义感的教育和培植刻不容缓。本文将就此话题做些粗浅探讨。

一、同情心和正义感缺失成因

1、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强烈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浓厚的功利色彩,有利可图时就趋之若鹜,利益不再时则形同陌路,甚至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取钱财,乞丐职业化、救人反被讹、强权欺压等丑陋现象并不罕见,主流道德受到冲击,纯洁的人际关系日趋淡化。“日下”的“世风”不可避免地影响并左右着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自私冷漠、奉行实用主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家庭因素。当今社会,家庭结构简单,家庭成员减少,独生子女居多。一方面,为了追求金钱、地位,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营生,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甚至把孩子交给老人,一“托”了之。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经济的逐渐好转,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程度也不断加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呼风得风,唤雨是雨,这样的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怎么会同情、关心、帮助他人呢?

3、教育因素。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往往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除了在少数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以外,学生较少受到有关人文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没有机会去参加人文实践。不少学生只埋头于追求“高分”,不注意道德品质修养,同情心、正义感、责任感也就淡化了。

二、同情心和正义感培植途径

1、学习儒家道德思想,提高人文素养。儒家道德思想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的核心和精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志士仁人,而且对今天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西方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集会后发表的宣言中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混乱,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

儒家道德思想博大精深,从治国安邦到处理人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修养等方面,都有一套非常周全的理论。引入儒家“仁”的思想,可以指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引入儒家“义”的观念,可以建立学生正确的现代义利观,培植学生的正义感。“修道之谓教”,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要教学生从中汲取人文营养,提高人文素养。

2、聆听道德榜样事迹,增添精神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从众性,因此,同样可以通过加强正面宣传与有效引导,来培植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聆听那些“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动人故事,让学生精神振奋,并从中获得勇气和力量:19世纪末叶西伯利亚小镇居民为从流亡地逃跑的十二月党人备置食物和衣服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冻饿之极的十二月党人,也至今温暖着我们的心田;小品演员蔡明为免遗漏一个真乞丐,每遇乞讨总要给钱,可贵的同情心,使她的人格大放异彩;长江大学大学生搭人梯营救落水儿童,三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见义勇为壮举,感动了无数人;南亚海啸、汶川地震、西北水灾、玉树地震等重大灾难发生时,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爱心善举,给社会带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学生身边提炼出的典范人物更能鼓舞激励其他同学,为他们的行为提供示范。

3、注重德育实践活动,形成良好德行。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培植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并不是将有关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好“德行”,所以,只有在“践行”上下功夫,才能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可以根据现实条件和学生身心特点及时代要求,以生活化、社会化为基本形式,因地制宜,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实践机会,组织开展如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劳动服务实践周”“和谐校园”“我给老人送温暖”“我为灾区献爱心”“我为家乡出份力”“为希望工程募捐”“争当优秀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活动中,学生实践着美好的道德理想,体验到了同情和正义的价值,逐步增强了同情心和正义感。

古人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培根说:“同情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同情心和正义感是一个人能够有尊严和有价值地生活的保证,也是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保障。同情心可以使人变得可亲可敬,变得伟大崇高;正义可以给人战胜邪恶的勇气和力量,给社会带来光明和温暖。学生同情心和正义感严重缺失的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查找原因,探究根源,协同社会和家庭,积极寻找教育良策,真正使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品德素质健康快速成长,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