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双语生学业压力的授课语言原因及解决对策

/ 2

蒙汉双语生学业压力的授课语言原因及解决对策

佈仁托娅

佈仁托娅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026000

【摘要】高校教育阶段的蒙汉双语生的教学状况主要表现为在基础教学阶段的蒙古语授课,而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大学之后的课程教学,大多是通过汉语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以及不适应和挑战。本文从蒙汉双语生的来源以及学业现状出发,对造成学业压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

【关键词】蒙汉双语生;学业压力;授课语言;解决对策

大学教育中的蒙汉双语生,在基础阶段的教学均是通过蒙古语进行的,鲜少进行汉语授课和基础训练,这就造成了他们相对薄弱的汉语基础。但是,大学教育的学科课程讲解,大多是通过汉语进行授课,这样的转变方式使得学生难以有效适应和接受,进而影响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使得在学业上存在极大地压力,甚至于会出现逃学和厌学的情绪,对自己的学业没有任何的展望。

一、蒙汉双语生的来源及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当下社会市场化和高校扩招的整体环境变化,使得高校中的蒙汉双语生来源有所变化,并在整体的环境运行下,高校对于这样全新问题和情况并没有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没有进行传统性的教学习惯和课程模式的改变,造成汉语授课状态下学生学习状况的困难以及学业压力的加大。就具体的教学环境而言,学校教育在履行自身办学功能和具体职能的基础上,没有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蒙汉双语生的汉语基础和学业状况,使得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关联性的建设。而就毕业后的状况来看,因为蒙汉双语生在生长环境下受基础语言的局限较大,使得工作机会和具体岗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这会造成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难以有效认同和肯定,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又处于汉语教学的状态,从而为课程学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二、蒙汉双语生产生学业压力的授课语言原因

(一)汉语能力

于蒙汉双语生而言,蒙古语是他们的母语和基础语言,而汉语知识是教学阶段在蒙古语的基础上衍生所学的第二语言,而在基本学习环境下,由于受蒙语授课的基础教育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实际情况下,蒙汉双语生的汉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进行汉语学习的途径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相对偏多,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因为学校自身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汉语教学受到极大程度的制约,并且在蒙古语母语的影响下,极少有通过汉语进行交流、语言表达以及进行汉语作品阅读的机会和学习环境,并且在第二语言的基础教学中,学生所学的都是基础的、简单的知识,并没有过多的掌握汉语的应用能力和技巧[1]。所以,大学环境下的汉语授课会使蒙汉双语生在认知上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认知和理解,以至于出现学业压力和负担,甚至影响具体学业的顺利完成。

(二)授课语言

在教学活动中,授课语言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媒介,通过直观生动的授课语言将课程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授和转化,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一般在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所能认知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认知储备,以实现教学语言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同学生,语言实际相一致的语言进行授课,以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进而在学生有效理解的基础上强化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所以,授课语言作为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的工具,对于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授课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以确保授课语言自身作用的发挥。

但是,就蒙汉双语生的具体实际来看,在没有具备汉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汉语授课的理解和认知会造成同教师课程讲解之间的脱节,并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并没有针对蒙汉双语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特殊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基本课程学习中出现同汉语理解认知之间的严重错位,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适应。

三、减轻蒙汉双语生学业压力的对策

在大学教育中,在考虑到蒙汉双语生的特殊性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我国高校教育汉语授课的现实需要,以通过有效的方式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这就需要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实现授课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实现同中学基础教育的衔接,以有效帮助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下,实现教学语言的平稳过渡。另外,还可以通过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增加汉语课的设置,以使蒙汉双语生的汉语能力有所提升,以满足社会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实现对蒙汉双语生的学业压力减轻,就必须对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语言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实现教学语言的规范化管理,以确保蒙汉双语生能够实现全新环境和状态下授课语言的过渡。这就需要对高校中的蒙汉双语生的汉语能力和具体来源进行分析和了解,并且同高校中对蒙汉双语生进行汉语授课的实际进行掌握,以在明确整体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授课语言的选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适应环境,并且可以在大学一年级的教学中实现蒙古语的授课,且采用蒙、汉两套教材,其中一套教材为学校免费提供,使学生能够自发地进行授课语言的适应和习惯,通过循序渐进和分散难点的方式,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实现对于新环境的认同和理解,在对教学语言和学习方式进行适应的基础上,强化对汉语知识的学习,以有效适应汉语授课方式。然后到大学二年级之后再进行课程教学的汉语授课,教材则普遍采用汉语版本,实现学生的双重适应,然后此后的教学可以完全采用汉语教学,以实现高校教育的教学目标。

另外,在进行蒙汉双语生的汉语课程教学时,需要在保证专业课程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实现对汉语教学课时的有效性,保证蒙汉双语生能够在过渡阶段实现对汉语知识的掌握以及具体能力的应用,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实现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有效的减轻学业压力和毕业之后的就业负担,成为全新教学环境下所要求的专业化综合型技能人才。

结束语

蒙汉双语生一般来在自于蒙古地区,在教学环境中所接受的教育多是母语的蒙古语,且就其在高校中的来源来看,多来自于内蒙古的牧区或者农村,并没有过多的受过规范性的汉语知识教育,另外,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会因为家庭的原因而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中,这也是另一种造成学生学业压力的原因。这就需要在高校教育中进行特殊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大学教育的汉语授课方式有一定的适应和接受期,以实现更好地学习态度去面对学习中的压力和挑战,在进行汉语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有效完成大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自身学业,并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照格申白乙.蒙汉双语生学业压力的授课语言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02:176-179.

[2]李姗娜.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教育政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娜仁塔娜.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

[4]文娟.蒙汉双语生汉语习得语音偏误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杜春娟,金银花.蒙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个案[J].钦州学院学报,2015,06: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