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重庆酉阳409800
摘要:语文教学是我国人民语言学习的基础。德育教育又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素质教育之下的德育教育也成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方式。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缺乏正确观念的引导而做出违反道德或法律的事情。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丰富教学内容,借助语文教材鼓励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思考作者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在语文学科知识的影响下,思考自己对人生的看法,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教师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渗透;延伸
前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也比较叛逆,人格也正在完善中,这一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是建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在面对外界诸多不良环境影响时,很容易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因此,在这一时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于初中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初中课程设置中,有德育方面的课程安排,但是德育的教学思想应该贯穿在每一科目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又是一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学科,在德育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渗透德育思想呢?
一、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标是: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传授中渗透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教育;通过典范的文章,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关注人民的情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对初中学生而言,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逐步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初中语文德育教学的方法
2.1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由此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就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好教材。饱经苦难的犹太民族能如此出色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犹太民族那种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祈祷和百折不挠,重视智慧,重视文化、精神教育的民族精神。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领悟到只有保持我们民族每个个体优秀,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2.2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协助的精神,集体观念淡薄。结合单元口语交际的有关内容,我让学生以《集体主义现在还要不要》为题展开辩论,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以此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家庭、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品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但他们毕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他们的品德的形成更多地感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我们教师首先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2.3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苏州园林》、《晋祠》等课文,带领学生饱览名胜古迹,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木兰诗》、《谈骨气》等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文化成就,教育学生做建国之才;通过学习《红军鞋》、《草地晚餐》、《七根火柴》、《白杨礼赞》、《一件珍贵的衬衫》等课文,让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奋斗历程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施“报国之行”。
2.4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精心培育“感恩文化”,让学生知恩图报。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蕴涵的那份深深的父爱不仅感动着朱自清,更感动着一代一代的青年人;“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的小诗表达出对母爱的赞美,对母亲的怀念,对母爱回报!魏巍《我的老师》,鲁迅的《藤野先生》等课文,让我们学会感念师恩,友情珍贵。
2.5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城内的一部分学生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人生寓言》告诉学生:人生有财富和不幸,生活有得有失;如何面对财富和不幸,关键是大家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困难中锻炼个人的意志。
2.6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挫折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童年》、《丑小鸭》、《爸爸的花儿落了》等课文,都是对学生渗透挫折教育的极好教材。我们通过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烦恼与挫折,是成长中的必然。对照别人的坎坷历程,我们要树立自信,坚定信念,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负,同个人挫折,人生不幸相斗争。
三、以优促长,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中有众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这些人物和作品很好地为初中生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展开德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其中优秀的品质思想,也能够实现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比如,在学习《陋室铭》时,其中的一句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的思想就表明了自身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而不是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我。在语文课堂的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这一句话作为教学的核心,据此来开展各种主题教学活动。具体来看,学生在课前阅读《陋室铭》,通过课下的途径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掌握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向学生展示古人的内在修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怎么做才能提升个人的修养水平。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品质,提升自身修养。
小结: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这门学科具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天优势,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德育很好的贯彻下去。要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人生的哲理,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邵林喜.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之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董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德育资源探究[D].北华大学,2016.
[3]韩新荣.语文教学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教育作用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