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州卫生学校6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将案例分析法应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专业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在对学生开展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差异性,50名学生划分在两个组别,一组为对照组(25名,传统教学方法),一组为研究组(25名,案例分析教学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学生对教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学生考试成绩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分析法应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很有必要,且意义巨大。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外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以往采用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过于强调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使学生觉得外科护理学学习单调乏味,使其很难对此产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不高,且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对于其今后适应工作岗位也极其不利。对此,本校将案例分析法应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改变了教学现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实际,将相关情况和效果概括如下:
一、基本资料和方法
1.基本资料。选择护理专业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期末考试成绩中获得合格成绩。由于在对学生开展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差异性,50名学生划分在两个组别,一组为对照组(25名女生,传统教学方法),一组为研究组(25名女生,案例分析教学法),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且外科护理学教师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1)课前准备。基于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典型案例,将案例资料事先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对相关外科护理学知识进行预习。(2)课堂教学实施。在讲授完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原则后,介绍事先准备好的案例,将案例中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介绍清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析疾病发生的病因、临床表现,指出对该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中的不足,让学生尝试着提出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等等。然后,在掌握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所提出的案例,对其中涉及到的外科护理理论知识进一步讲解,肯定学生回答中正确的部分,尤其肯定学生分析思路中好的部分,并将分析中的不足指出,向学生提出自身对该案例的看法,提出对该案例中患者实施护理时的注意要点。
3.效果评价。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学生从课堂氛围、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对外科护理教学进行评价。每个方面满分为5分,共2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对外科护理学教学越满意。对两组学生进行外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对比两组学生外科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满分为100分。
4.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8.0对所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教学评分和学生外科护理技能基本掌握程度的比较
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将案例分析法应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着典型的外科护理案例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在此过程中都可以发表各自的看法,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大幅度增加,使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外科护理学学习氛围得以形成,使学生参与到外科护理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激发,并促使其可以从中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以往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总是呈现出“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形,学生毫无自主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对其思维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护理相关技能的掌握均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将案例分析法应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情形,使学生有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的机会,使其有机会对案例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使其有机会利用所掌握的外科护理知识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使其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使其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其学习潜力得到不断的挖掘,使其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此外,由于在应用案例分析法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并针对所分析和判断的情况给出合适的方案,对存在的失误和不足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可以在激发学生外科护理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其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学习成绩和实际能力,值得不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赛金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现代养生,2014,14,(05),291-292。
[2]刘延峰案例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J].价值工程,2012,1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