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学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如何运用“学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车军华

车军华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符合“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这是新课程以来倍受广大一线教师青睐的教学模式之一。学案导学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信心,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等方面作用明显。本文在前人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个人中学化学学科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学案;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文章所说的“学案”是指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编制的方案。它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师在编制学案时,既要注意知识呈现的层递性,又要注意知识应用的创新性。因此,教师编制的学案要留白,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构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符合“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新课程理念,学案导学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信心,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等方面作用明显。

一、“学案”教学模式的魅力

学案的魅力在于“导学”。课前学生利用教师科学预设的学习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案的导学、导教、导练功能。它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反,它可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石。学案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的“好抓手”,这一点已经达成了共识。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在基本模块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灵活设计。那些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探究活动,是点燃学生求职欲望的火把。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所思、所悟的学习过程中都有所得,增添了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学案中合作探究板块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在自主学习之后,学生质疑、释疑的过程体现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需要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倾听,这种团队精神能给高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后,会燃起他们奋起直追的热望。

(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由于针对性强,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发挥个人主体地位,对学生的预习时间没有明确要求,对问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没有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决不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能解决的,教师决不点拨;教师点拨要精,只点在学生不解处,拨在学生困惑时。课堂上解决的问题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注意,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科学的方法指导,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因此,教师在“学案”设计时,应本着问题化、参与化、层次化、方法化的原则,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都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挖掘潜能为出发点,利用“学案”的导学、导思、导练功能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学案”教学模式注意的问题

“学案”导学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载体,教师在设计“学案”的内容时,只有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去预设学习内容,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应用水平,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科学设计学案。

“学案”作为一种学习方案,在内容选择上要求“少而精”,不要让学生认为利用学案自主学习是一种负担。“学案”作为一种学习资源,补充资料的选择要有趣味性,不要让学生认为补充的资料与学习无关。“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基本模块要规范,在整体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删减。第一模块:激趣导入(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第二模块:自主学习(落实课标要求);第三模块:合作探究(细化思考问题);第四模块: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第五模块:知识回放(构建知识体系);第六模块:检测达标(思维训练)。这样规范的学习模块,从整体上看,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创造性,使学生能按照学案索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高效使用“学案”。

科学地设计学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高效地使用“学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理念。

1.提前下发。

“学案”具有导学的功能,因此,教师要提前下发。只有这样,课堂上教师才能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有目的地教学,学生才能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听课。

2.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不限于教师,还包括学生。课堂上,教师要习惯采用“兵教兵”策略,一方面,使教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的驱使下,发现自己,展现自己,推销自己。教师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普遍的规律性的问题,应给予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寻找规律,使重点难点得以解决和突破,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3.整理和内化。

通过研究讨论、教师精讲细练学生已经对于学习的知识能够基本领会掌握了。但是为了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当堂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交流梳理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4.课后反馈。

学案要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只有“双批双改”,才能了解到学生是否体会了问题的来龙去脉?是否掌握了综合、概括、分析、比较的本领?是否完善了思维历程,提升了思维品质?

浩瀚的知识海洋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脚步永不停息。如何才能更科学、更有效、更具创造性地使用学案,是一个值得广大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相信:只要我们每位一线教师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就一定能顺利迎接学案导学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

[2]闵恩泽.吴巍等《绿色化学与化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3。

[3]朱家雄.《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