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名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实验小学530400
摘要:如何关爱、帮助学校里的弱势群体——学困生,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开发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正确认识自我,这是学校教育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从多方面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多渠道阐述了转化策略,从而实施了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有些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操作等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导致他们在思想、学习、说话、办事、活动等方面常处于落后地位,以致形成了“破罐破摔”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随和、不合群,有的学生由于遭遇多次打击,自信心消失殆尽,自尊心化为泡影,自卑感趁虚而入。他们害怕失败,显示出一种自卑的倾向。
2.家庭因素。据调查,学困生的父母一般以农民和个体户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当子女学业出现问题,他们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由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导致了自卑心理的产生。
我们的学生中,有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中。父母的无心管教使得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直线下降。同时社会的偏见使其产生了痛苦、彷徨的心理,从此不求上进,逐渐成为学困生,也形成了一定的自卑心理。
3.教师因素。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往往只重视学习优秀的学生,忽视了学困生。课堂上,教师总是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对学困生往往只要求不破坏纪律、不影响别人学习就行。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困生的深入了解,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潜能,认为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增加了学生对教师及学习的厌恶感,导致成绩下滑,极易诱发其自卑心理。
4、同学因素。有些老师对学困生或直接或间接的歧视,使别的学生对老师有了一种模仿,他们也疏远、歧视学困生,不与他们交流、玩耍,这样无形中更让学困生增加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如自卑、对学校和集体的抵触等。
由上可知,自卑心理并不是天生的。从主观上说,自卑心理是在后天由于自我评价不当而逐渐形成的;从客观上说,自卑心理是因为个人屡遭失败造成的。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1.进行心理辅导。要利用心理咨询室的有利条件,不定期地、有针对性地与学困生谈心、沟通,用一种同理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耐心引导他们诉说心中的想法、心中的困惑与彷徨,然后与他们一起分析、探讨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从中寻找一些积极的因素,找到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2.引导正确评价。学困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却夸大自己的短处,而且总是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结果越比越不接受自己。更要紧的是他们往往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整天谨小慎微或疑神疑鬼。要帮助他们,就必须引导他们正确评价并接受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在接受的基础上积极地改变。例如:当学困生经过努力还没见到进步时,老师不能用责备的语气跟他说,而要鼓励他:“不要急,有些事情是没有那么快见效果的。只要坚持,肯定有收获!相信自己!”久而久之,学困生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慢慢接受自己、欣赏自己。
3.提高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困生,如怎样导入才能吸引学困生、在新课探究中设计哪些活动才能让学困生有事可做、练习环节又如何能够照顾到学困生。那么在上课时,我们还必须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于一些简单的、易懂的知识就要求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此外,要帮助学困生选准适当的学习目标。适当的目标容易带来成功,而成功又能催生新的成功。对于学困生可以先让他做一些容易成功的小事情,例如:专门布置一些容易做的作业让他做;作业的质量要求降低一点,原来是50分的只要他取得55或60分就要立即表扬;每次在测验前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们,使他们的成绩进步等等。通过一次次微小的成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慢慢地对学习产生兴趣。
4.实施集体帮助。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学困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学困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学困生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很有效的。因此,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在班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困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受感染、受熏陶,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使学困生觉得“集体需要我,我也离不开集体”,从而摆脱自卑带来的阴影。
5.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学困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首先,我们要与家长达成共识:为了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其次,要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校和在家里的各种表现,以便及时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
参考文献
[1]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华语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3]边涛吴玉红心理健康.中国物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