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李恒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巧妙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和主动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喜爱。李吉林老师创造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形真”“情切”“意愿”“理寓其中”的特点。它的出现,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一、引导生活实践,亲身感知学习

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知识回归生活,从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模式,利用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课外实践的机会,然后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感受生活,从而获取语文课堂上学不到的礼物。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有一种想不到的学习感受,摆脱了多年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通过亲身的实践能够让学生的记忆力更加深刻,不但能够永生难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咏鹅》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河边观察鹅的一些动作体态,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教师要从教材的框架中跳出来,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为他们开辟全新的语文口语交际通道。

1、利用日常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大多是由班主任担任,而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时间多,参与的活动也多。例如:在一次班会上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开展猜谜语游戏。学生们兴趣盎然,游戏结束后,教师趁机问道“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想法?受到什么启发?”,学生把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这个问题上,发言非常热烈。这样的活动是教师有意为学生创设的交际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在不经意中得到了训练。

2、利用公开性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课前搜集一些学生看法不一致的问题,或把小组讨论中的争议重点抛向学生,让他们找依据寻理由,然后在班组内进行辩论。可自问自答,互相问答,指名回答,或双方争辩。争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发展。还可以每周开设新闻发布会,学生会有意去搜寻,并事先做好发言的准备。这种训练重在坚持,贵在积累。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识。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创设“立体型”的口语交际情境,可以使口语交际真正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自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想说、敢说、要说,真正达到畅所欲言的境界。总之,立体型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了交际的双向互动,使学生思想交流更活跃,思维碰撞更激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其它心理品质,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乐于思考,敢于表达,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符合“百闻不如一见”的规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利用实物直观演示,创设特定情境的技能。实物演示情境具有直观性强,具体可感的特点。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形成明确概念,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教《琥珀》时,课前我会展示实物琥珀,让学生对琥珀有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对其形成产生好奇,触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中的“藕断丝连”一词,教师不是机械地去讲解,而是请一位学生上台折断一节莲藕,这时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就明白了“藕断丝连”的原义,再理解比喻义自然也就容易多了。所以,通过实物演示情境,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节省教学时间。

四、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运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和塑造出的音乐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将听者带入特定的情境。这样能帮助大脑放松,激活大脑接收新信息,帮助将信息移入长期记忆中,对增强回忆力和激发灵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音乐渲染情境。把音乐和语言文字的结合,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让学生进行扮演角色来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通过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不仅能将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还能很快地对文章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也就是自己说的。扮演中就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人,就会觉得亲切,愉快,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而改编课本剧要就是角色扮演的颠峰。例如: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演课本剧《陶罐和铁罐》。教学中,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改编课本中角色的语言?怎样表现不同的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里自编自演,让几名学生带上头饰,扮演角色,其他同学献策献计。最后优胜者可以上台完整再表演次。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小学语文的过程中,要想办法激起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和主动接受的意识,提倡一种自主、合作以及探索的学习方法。老师也要通过设置一些生动的情景,将学生指引到文章中所描述的特殊环境当中去,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这些都是静静的,慢慢的使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受的,这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妙不可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罗玉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运用[J].发展,2010(11).

[2]陈少月.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