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降雨分布不均。有时降雨集中在夏季,容易发生洪水灾害。在冬季或秋季,如果没有及时供水,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需求就无法满足。要建立合理的供水系统,合理利用降雨,创新城市雨水再利用理念,完善城市雨水合理再利用的政策法规,使城市建设更加规范,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海绵城市概念与涵义
海绵城市是我国特色的形象化称呼,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对“海绵城市”的字面意思进行解读,即海绵城市是一种像海绵一样,能够吸纳水分,具有净化作用的弹性城市。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对城市理想状态的描述或者愿景,其本质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其基本原则是“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提出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等六大功能。由此概括海绵城市的内涵,即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更好实现城市良性的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的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海绵城市建设以水为主线,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载体,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增强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2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2.1资金缺乏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在快速地提高,因此,城市建设所用的资金也随之增多,每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也都对城市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现阶段城市建设所用的资金非常多,这种情况之下,就使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资金方面产生了严重的缺乏。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正处于初期应用的时期,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所以,这就使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着资金缺乏的问题。
2.2城市建设理念转变
现如今,虽然我国城市建设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时间不过几年。因此各个区域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内涵,认识到其中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建立整体完善的海绵城市系统。除此之外,各区域相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理念上也需要发生积极的改变,即由传统单纯排水系统的建设,到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多级目标的转变;将区域统筹工作与海绵城市中各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只有当相关部门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建设多功能的海绵城市,才可以让城市具有抵抗自然灾害的“弹性”,进而从本质上解决问题。部分城市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晰,很容易导致出现功能适用错误及过分夸大功能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绝非简单的城市排水系统,这样是无法解决城市所面临的水问题。
2.3法律法规问题
现阶段,国家尽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建设理念、技术指导上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然而,由于地区的环境、技术水平、城市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无章无规可循或者相关规定制约了建设的开展的情况。海绵城市实施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及技术必须要具有强力的法律作为保障,与政策相配合才可以有序推进海绵城市的发展。因此,应积极研究不同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激励制度。
3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若干问题的解决策略
3.1扩大融资渠道
尽管政府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这些支持还是不够的,因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还要从其他不同的渠道来扩大融资。首先要大力的宣传海绵城市的优势,让人们对海绵城市的前景非常有信心,相信海洋城市可以获得长远的利益,接着让更多的人了解海绵城市,包括一些企业、投资者等可以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来,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3.2从转型海绵城市的观念着手,深化其内涵理解
海绵城市这一概念被提出的时间并不漫长,虽然开发技术的成熟性最大程度降低了带给城市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实际建设中需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工程规划,海绵城市管理是一项集多领域与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式系统管理。伴随着新时期城市化建设,国内相关行业在建设海绵城市道路上对其观念进行了转型,从最初以城市排水管理为主的理念转变为以环境与经济管理为主的形式,实现了城市区域间的统筹规划。只有转变传统单纯以治理水资源为主的观念才能有效治理水资源污染,防止内涝出现,让城市具有面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弹性功能”。与此同时,需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对海绵城市的内涵认识,以防由于缺乏海绵城市的专业知识认识而造成建设工程适用范畴与功能夸大行为后果。
3.3完善政策法规
国家应积极研究海绵城市建设鼓励政策,提高城市雨水利用效果,认真总结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虽然之前一系列的政策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但是一些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效力。唯有完善的政策法规,才能够有效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而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
3.4实现智慧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和实施,要与国家正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建设智慧化海绵城市。智慧化的海绵城市建设,是结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等信息技术手段,使原来非常困难的监控参量变得更容易实现。未来,海绵城市可利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实现,如结合管网GIS、供水调度管理、管网水力模型等系统,建立供水调度监测体系,构建智能供水调度管理信息平台;为了防汛排水决策、方案和抢险行动更为快捷和准确,建立多平台的信息联网和积水监测系统,等等。同时,智慧海绵城市可以推行建立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智能传感系统,主动发现问题,实现实时监测,使城市更加迅速地、智慧地、弹性地应对水问题。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离不开“信息的监测收集→信息的传输→准确地指挥→迅速地执行→对结果进行反馈修正”这样一种信息的循环利用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海绵城市高效、安全、智慧地运行。
结语
海绵城市通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和逐步的完善,使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展最终得已实现,与此同时也取得了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态建设模式,对减少城市自然灾害的发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认识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要结合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需求,将海绵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同时总结出其产生的效果和具体意义,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荀福建.南京城市建设的非生态化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6):33~35.
[2]孙欣,唐思.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对策及展望[J].节能与环保,2019(1):40~41.
[3]左欢欢.海绵城市建设国外研究进展述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