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秦(旬阳县双河初级中学,陕西安康725731)
道德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灵魂,在青少年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影响的教育活动。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随着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们否定神性、人权高于神权的观念得到普遍的接受和认同,道德教育的内化性,受教育者怎样去接受和理解越来越成为思想家和道德教育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明示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道德明示是指针对德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提出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方法,让受教育者形成一种习惯。
一、道德明示的历史渊源及由来
在封建社会中,德育历代是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统治者利用的是“齐之以礼”的外在控制和“道之以德”的内在控制。“齐之以礼”强调礼仪制度的规范作用,它要求管理者带头遵守一定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对被管理者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使后者感化和归附。而“道之以德”就是强调道德价值观的精神指导作用。在日本的一所以培养企业家为目标的商业学校里,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其进行德育的方式并不是一味灌输,而只是在早、中、晚,面对家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或心中缅怀其他恩典。这种行为给学生以特定的心理暗示,强化其道德意识。道德明示正是基于这种渊源,即契合社会主流精神,又忠实于道德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二、道德明示在当今的涵义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德育工作已不是给学生提出必须怎样,不准怎样的要求,而是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勤于思考问题。“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也就是激发学生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向往真善美,做一个能用心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德育要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思考各种社会现象,从而得出自己的认识,悟出做人的真谛。道德明示就是把思考的钥匙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反思。
当前,网络社会引起了人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封闭的围墙已经抵挡不住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以往颇有成效的他律式道德机制受到了挑战。“他律式”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所产生的力量,促使学生遵从道德规范,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这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自律式”则是主体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而形成道德自律。道德明示就是道德行为立足于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主宰,而不是外力的限制或由于害怕惩罚和恐惧而屈服于道德命令。道德明示的形成固然包含道德观念的接受和内化,更主要的是道德行为已经成为主体的自觉选择。道德明示就是受教育者由能够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限制自我的冲动,有效地使自己的心灵与道德规范想融合,排除道德外在的强制性,使道德成为自觉奉行的信条。
当前学校所提倡的校风、校训、校园文化正是一种道德明示。校风、校训、学风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被感知、效仿、传播和宣传鼓动,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影响力和群体舆论,感染并熏陶每一位师生,而且对不适应者产生压力,使个体行为逐步形成群体行为。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具有激励作用,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多数学生的良好学风对少数学生的不良学风是一种示范和鞭策,迫使具有不良学风的学生自觉的接受这种行为准则。同时,当坚持良好学风的个人受到学校表彰时,全体学生会受到很大的鼓舞,在其心理上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将这种学风内在化,成为个人学习和成长的行为规范。校园文化也是如此,虽然没有强制性,但是能在某种感情上引起共鸣,进而使学生们形成一种自觉,主动地完善自己。
三、洋为中用,让道德明示大放异彩
当传统美德正被现代人所淡忘的今天,美国人用圣经故事、《伊索寓言》、欧享利的《麦琪的礼物》、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等对西方人来说老掉牙的故事吸引成人追忆儿时时光,并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这种不带说教色彩、形式活泼的德育教育方式值得借鉴。中国的德育教育往往堆积灌输了太多的大道理,很难真正打动孩子。在美国,国家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场所的建设。在旧金山主要街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命名,以至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公共环境成了无所不在的“范德育”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优化德育社会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颇有启示。
看看他国的德育途径,想想我们自身,当前的德育教育应该针对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采用道德明示建立新时代的道德规范体系,使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达成一致。21世纪的德育教育任重道远,有很多事情要做,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才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