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内部审计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实践

王青霞

王青霞(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电处河南郑州452371)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摘要:绩效考核是组织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评价机制,具有经济监督评价、辅助决策职能。这种辅助决策职能要通过绩效评估工作,依靠绩效评价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内部审计绩效考核成效

绩效,一般指员工通过努力所取得的工作结果,包括工作效率、行为及此行为对组织战略目的实施的影响程度。绩效考核也称绩效考评、评价,是由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日常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在事实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评价,达到培养、开发和利用组织成员能力的目的,是组织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005年,随着我们供电公司规范管理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原有的薪酬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经营管理始终在低水平上运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来刺激提高经营业绩、培养优秀员工队伍、营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绩效考核作为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被提上各级管理者的重要议程,管理层将效管理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规划实施。从5月份开始,公司建立了以日清—周评—月结为手段,以岗位绩效为基础,以团队绩效为目标,形成了公司对部门、部门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三级绩效考核体系。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监督评价机制,通过多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参与绩效考核的必然性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实现对各相关利益者有效制衡,促使公司治理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公司治理的核心是激励与约束,激励约束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的主体与客体的目标是否一致,使报酬具有充分的激励数额与合理的结构。激励机制的实现要依靠绩效评价,从公司治理层面看,绩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审计:

第一,内部审计具有组织内属性、服务内向性、审查问题及时性和审查职能管理化等特征,这为公司开展自我绩效评估提供了组织、人员、技能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此外,绩效评估离开内部审计,就难以获取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绩效评估的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第二,绩效评估是内部审计的延伸。内部审计主要包括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传统财务审计的延伸。通过财务审计,能够确认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而通过绩效审计,则能对公司经营目标、生产技术、成本效益、资金效果、经营决策等做出正确评价,进而帮助经营者分析原因,找出根源,改善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第三,绩效评估能够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在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评价职能中,评价职能正逐步上升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绩效评估工作中评价决策的科学性、项目和投资的可行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价公司经营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评价职能的充分发挥,将使内部审计人员成为公司的辅助决策者或管理者,成为公司最高管理层和决策者最忠实的参谋和最得力助手。因此,内审职能是一种辅助决策职能,并且这种辅助决策职能要通过绩效评估工作,依靠评价职能得以充分发挥。总之,利用内部审计强化绩效评估工作,通过绩效评估推动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二、内部审计如何参与绩效考核

从我们供电公司近几年的实践看,内部审计要在绩效考核中发挥长足作用,必须注重对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及绩效评价指标考核的全程监控。

第一,在绩效考核前的准备工作阶段,建立隶属于总经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提高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性,将审计机构负责人纳入绩效考核工作组的领导层,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明确其权威性。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发挥审计业务的监督职能,同时可以承担行政评价服务等职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第二,在岗位分析阶段,突出内部审计的分析评价职能,分析岗位的设置是否符合相互牵制及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岗位分析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绩效考核说白了就是考察员工岗位职责的执行情况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这一阶段涵盖公司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必须做到保证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确保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有一个地位相对超脱的组织担当其责,这个组织非内部审计机构莫属。在管理层的权限设置上,建立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大型设备、材料竞价采购制度,大额开支会签制度,有效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在关键岗位的职责划分上,如材料采购、保管、验收,设备的计划审批、招标采购、用电业务的报装勘察、审批、用户计量、抄表收费等,编制详细的《部门职责说明书》,既要保证岗位职责设计不留死角,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又要防止岗位相互交叉,有悖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第三,在考核办法制定阶段。首先评价制定的考核办法是否能保证以下方面:1、激励督促员工完成岗位绩效,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2、客观公正的评价员工工作业绩,充分体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薪酬靠绩效”的管理宗旨;3、坚持按劳分配,合理拉开差距,打破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其次,评价考核内容是否全面,程序的设计是否切实可行,考核指标是否具体明确,考核标准的量化是否科学。最终形成了《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考核细则》,逐步建立起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岗位绩效考核、团队绩效考核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挂钩的评价机制。

第四,在考核实施及考核结果的确立阶段,监督考核者的考核程序是否规范,考核方式是否公开、公平,结果是否公正,并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给决策层,以不断对绩效考核进行改善,使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第五,在持续改进阶段,评价考核结果是否被合理运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往复不断的循环,一个周期的结束恰好也是下一个周期的开始,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不断促进管理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内部审计要分析确认被考评者的强项与弱点,明晰被考评者发展与训练的需要,反映被考评者阶段的工作表现,确定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改进点。

三、内部审计参与绩效考核的成效

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参与绩效考核,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绩效考核工作按既定目标顺利开展并达到了预期目的,即对内极大调动了广大员工特别是技术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企业、团队和个人绩效的提升,各部门团队的执行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整个公司员工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善,对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树立了供电人的良好形象,连续21年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二级以上非人身事故。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OSH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全国计量体系A级顺利运行。另一方面,要全面参与绩效考核,原有单一的财务审计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迫使审计人员学习电力、财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为此公司组织审计人员外出考察培训,为审计机构配备了专业技术工程师,聘请有关专家为兼职审计员,这样,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知识结构逐步优化,提高了自己作为企业辅助决策者或管理者的能力。同时通过对绩效考核的全过程参与,容易了解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内控失效,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