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孙玉红

孙玉红

摘要:笔者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认知起点;有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起点,不仅限于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包含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时,教材仅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示范例子的作用,真正起纲领作用的是《数学课程标准》,所以教师需要把握的是教材本身所隐含的课程标准。有了这个前提,教师就必须从自己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一直观层面上,科学地分析,超越教材内容,合理地选取最适宜的教学素材,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生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如八年级上册在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时,教材中设置的问题情境是:某种光盘的存储容量为670MB。一个文件平均占用空间为13MB,这张光盘能存放52个这样的文件吗?课本的意图是希望学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列式,从而引入概念。然而这对于原本就对应用题心生恐惧的学生及对电脑知识缺乏的学生而言,此情境就足以让他们“流失”,使他们对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失去信心,何况还要让他们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它换成了:“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2公里,汽车的速度为20公里/小时,小明乘汽车从家到学校1个半小时能否到达学校?”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入手。

二、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找准教学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起点的把握决非是静止的,它应该是动态的,富有变化的,教师在现实教学中要善于分析。当学生的现实起点远远高于教材的逻辑起点时,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起点进行适度的调整。那种置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绪于不顾的课堂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那种多数学生只是当了一回“观众”的课堂,更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鲜活的学情做出现场处理,根据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现实起点作随机调控,必须充分预设学生课堂生成情况,并把学生现场生成的学习资源转化为引出新知的背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中,最终获取新知。

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引导学生观察边与边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进而获得对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的猜想。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进行得比较顺畅。但根据笔者的观察,在老师的指令发出近半分钟后,部分学生才开始动手画图,但仍有一些学生只是在看,若有所思,并没有动手画图。大约1分钟后,老师看到部分学生已经画完图,于是让学生互相讨论一下,但讨论进行得并不热烈。老师再次督促:“看你们的发现是否一样。”学生的表现仍不积极。接下来,老师问道:“有结论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都迅速地把手举了起来(无论是刚才动手画图的,还是一直没有动手画图的)。整个教学过程,用了近5分钟。仔细分析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行为表现,就会发现:对于教师提出的动手画图和测量的要求,有些学生行动“迟缓”,显得有些不情愿,还有些学生对动手活动似乎“不屑一顾”,但从活动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这种态度并没影响他们做出合理的猜想。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态度?为什么这种态度并没有影响他们做出正确的猜想?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早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探究过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掌握了“对边相等”的结论。(2)以学生现有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无需通过动手画图和测量就能够得出合理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在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从感性上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因此,对这一环节的教学处理,应淡化发现过程,将重点放在对这些性质的证明上,那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减少无效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习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心中不仅要有文本,更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难点是什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1)你知道完全平方公式吗?若知道,请把公式写出来。

(2)请计算。

前测结果统计,第(1)题有14人回答正确,占37.8%;第(2)题学生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能直接应用公式计算正确9人,占24.3%;能直接应用公式但计算错误5人,占13.5%;写成有13人,占35.1%;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的7人,占19%;完全不对3人,占8.1%。

从前测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有显著差异的。该班四分之一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完全平方公式,只是部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而另一些学生对新知是凭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的原始理解就是“”。究其原因,可能是原有知识的负迁移,也可能是学生惰性思维的表现。从以上结果可以分析出学生学习完全平方公式的难点在于理解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就是公式中的。说明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的知识之间存在“潜在距离”,这样教师就可设计“关键性事件”来促进学生理解,比如可先让学生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出公式,再利用图形面积验证公式,建立图形表象,促进学生理解,然后提炼“首平方,尾平方,中间放两倍”的口诀来帮助学生巩固强化。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把握教学弹性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这些差异通常不能简单的视为“好与差”、“强与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也要关注个体,关注学生的性别、年龄差异,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的方式等,要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了解学生间的差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差异,才能实行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如在复习一次函数时,笔者选择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一次函数

(k、b是常数,且k≠0)的图像经过A、B两点,则的解集是()

A.x>0B.x>2C.x>-3D.-3<x<2

本题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问题的部分信息,既有效地关注了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又给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思路。这样就避免了教学时只有利于一部分学生而不利于另一部分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才能。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作为教师就要时刻准确把握一节课的教学起点,这样才能顺应学生需要,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范良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参考书)[S].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