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内问候语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我国国内问候语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

曾定文刘兴瑞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发展。问候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言语形式之一,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体现在日常的问候语当中。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问候语研究,选取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至本世纪前十年的问候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六十年我国问候语的变迁,试图揭示问候语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问候语;国内外问候语研究;社会

一、引言

问候语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言语行为之一。问候语又叫见面语,是人们重要的交际用语,见面问候打招呼是语言日常生活中最频繁使用的言语形式。无论是陌生人之间,还是熟人朋友之间,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朋友相见,问候语都是十分重要的言语形式。社会语言学家Ventola(1979.c.f.陈融,1986)曾经说过,“问候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先前建立起的关系的一种确认。”Chen(1991)指出,“通过问候,说话人一方面暗示了对对方的态度,同时也开始了相互间的下一步交流。”

二、问候语的国内外研究

(一)国外问候语研究

国外学者自上世纪中叶从不同角度对问候语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上世纪六十年代会话分析的兴起,以H.Sacks和E.Schegloff为代表的民族方法论者致力于研究会话结构,认为绝大多数的问候语都采用相邻对的形式。社会学家ErvingGoffman认为作为交际开始的标志和认定,问候语具有建立或结束人及关系的作用,是礼仪化的行为。J.Javer通过深入问候语的理论基础后指出问候语作为常规用语属于礼貌用语,因此受到礼貌原则和社会因素如血缘关系、社会地位、场合等的制约,进而影响问候语的选择。E.Googy通过研究加纳语中问候语的使用,提出问候语出现在社会交往的开端,是用来开始日常交往的语言。问候语能确定并巩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能为某个特殊的目的调控人际关系。上述研究表明,问候语可以反应社会的人际关系、社会结构,甚至整个文化,研究问候语对理解相应的社会现象及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二)国内问候语研究

与国外相比,我国问候语研究虽起步晚,直接研究少,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我国最早研究问候语的学者之一是陈松岑,他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问候语进行调查研究。指出问候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对交际双方关系的认定,并把问候语分为四类:交谈型、问候型、称谓型和伴随语言型。曲卫国与陈流芳分析了语言形式、话题和语用等对汉语问候语制约,归纳得出汉语问候语的三个特征:话题的开放性、可转换性、句式的多样性。郭攀初步把汉语问候语划分为招呼语、问询语、狭义问候语三个类型。章礼霞专门研究了“吃了吗”这一汉语问候语的文化内涵,从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美感和礼制研究“吃了吗”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问候语,同时也分析了外来文化冲击下问候语多元化“吃了吗”的日渐衰微之势。

三、问候语与社会变迁

Giglioli提出:“言语行为的规律性变异反应了一种社会关系体系中存在制约机制”。Wardhaugh曾说“没有人总讲同一语体或风格的话,人们总是利用言语的差异去表述不同的交际意图。”这说明,语言的变化(变异)受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简而言之,语言作为社会组织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的。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很多方面联系的。(罗常培,2011:106-107)

问候语作为语言形式的一种,反映了社会群体的习惯和文化。毋庸置疑,问候语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60、7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能不能吃饱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投射于国人潜意识中的除了"吃饭"之外,其他的一切事物都退居次要地位。这样一来,无论是民与民之间,还是民与官之间,见面时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了吗?”也就有三句话不离“吃”的意味了。然而,“吃了吗?”这一经典问候语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使用,只不过60、70年代的人们使用地更加频繁。中国向来推崇“民以食为天”、“人非饮食不能生存”,吃饭也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事情。所以即使在温饱已经解决的当代,打招呼问候吃饭依然是常说常新的话题。然而,问候语毫无疑问地具有了时代特征,打上时代的烙印。“吃了吗?”占据半壁江山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素质的提高,国外的问候语如“Hello”、“Hi”、“晚安”、“早上好”开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朋友见面问一声,“发财”或“哪里发财”,也是和现实生活相一致的。反映了人们渴望更大限度地获得财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与人见面时,最常见的问候语莫过于“下了吗?”之类,明白人都懂得这是问是否下海经商,“下了吗?”是发展商品经济之意的缩写或者是简称!人们通过问候“下了吗”彼此心照不宣地诠释了所有语言沟通上的累赘。在当时,如果有谁不懂得"下了吗?"的话外之音,八成会被人视为世外桃源之人。

上世纪90年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人们上班一见面便会问“昨晚你上网了吧!”上网冲浪、娱乐俨然成了时尚的标志。到了90年代中期,熟人相逢的第一句话便是“搬家了吗?”因为那时,中国各地开始房改,安居工程在加紧实施。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电子货币也逐渐进入大众生活——“今天,你刷卡了吗?”逐渐成为问候的主旋律。卡方便携带,使用快捷,我们可以直接用信用卡刷卡消费,直接用公交卡刷卡上车,直接用购物卡购物消费,直接用医保卡刷卡买药。总之,我们几乎会把很大一部分的消费都和这样那样的卡联系起来。

21世纪,腾讯QQ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朋友们见面会说:“今天,你上Q了吗?”腾讯推出偷菜活动后,白领上班族的首选问候语便成为了“今天,你偷了吗?”。随着楼市走高,人们转入关心房价问题,长时间没见的朋友总是喜欢问“买房了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子也不再是奢侈品的象征,寻常百姓买车也算是很普通的事了。一句“你买车了吗?”道出了人们对如今宽裕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一见面就会不由自主地问道:“今天,你抛了吗?”中国股票迎来了牛市,“炒股热”以掩耳不急迅雷之势狂热刮起。有的人甚至放弃了老本行,开始了专业炒股的生涯。

通过上述不同的问候语表达,不难看出我国问候语变化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话题不再单一局限在“吃”的方面,各种新颖话题不断涌出。其次,问候语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现象紧密相关。再次,实用性的问候语逐渐增加,而仅仅表现寒暄的客套话逐渐减少。

四、小结

本文在以往学者对问候语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对问候语的重要性进行了概括,并且从社会语言学、人类学、跨文化交际等视角对比了国内外学者对问候语的研究,以便对问候语及其研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此外选取上世纪六十年代至本世纪前十年的问候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六十年我国问候语的变迁,试图揭示了问候语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曲卫国,陈流芳.汉语招呼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6-122.

[2]李田新.英汉问候语礼貌原则对比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113-114.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M].北京出版社,20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