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召英山东省平度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266700
摘要:要运用文化大视野的眼光,透过数学看世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人性化关怀下进行数学学习,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灵。
关键词:人文色彩文化大视野数学文化素养塑造人格和心灵
“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苏霍姆林斯基)这是我们教师应该极力倡导和终身追求的一种教学魅力,而且也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身体力行。数学是一大堆数字、符号、理论和法则,枯燥难懂。但如果在数学课上我们能化难为易,不时添加些人文色彩,把学生吸引到数学的世界之中,从而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是充满情趣和智慧的乐园。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增加人文色彩呢?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运用文化大视野的眼光,透过数学看世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案例1: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讲了数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2个月、12生肖、钟面上的12个数字、12指肠……;讲了13是西方人不喜欢的数字;在北京有一座17孔桥,上面有“数不清”的狮子;18是一个有文化的数字,因为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有武松喝了十八碗酒打死老虎的水浒故事……我还从结绳计数、刻板计数开始,讲到古人10个一堆地数石子,为孩子们顺利地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建立“十”的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
案例2:在讲《认识钟表》时,我选取了几个有代表的文化钟——福字钟、玉石钟、龙图案钟、脸谱钟,从不同侧面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这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他们对这样的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拓宽了孩子们的文化视野,这和只会解数学题的学习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好多孩子开心地说:“老师,数学真美,我喜欢数学。”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知,数学文化在一个人身上的沉淀和积累将作为学生个人文化底蕴不可缺少的基石伴随他一生,使他能更“数学”地看待生活,更理性地思考、辨析,更有个性和修养。而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完成这种“数学人”、“文化人”的蜕变,这是数学教学的历史使命,也是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在教学中,努力地在数学知识和现实问题中架起兴趣的桥梁,定能收获很多美丽的惊喜。
二、在人性化关怀下进行数学学习,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灵。
在传统的视野中,数学是充满纯粹的理性和严谨形式的科学,数学教学也因此被披上了理性和冰冷的外衣,被囿于思维体操的机械重复训练之中。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付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一切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让师生之间充满亲和和信任、理解和尊重、沟通和交流,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数学的热情,从而也体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理智和情感的双重照耀。
案例3:要学“平均分”了,我特意要求学生们带12根小棒到校。刚上课,那几个好忘事的孩子就宣布自己没带。我没有理会,继续讲课:“请将12根小棒分成2份。”但眼神却在质问他们:“看你们怎么办?”只见他们有的将自己的铅笔、橡皮、小刀等凑齐12件,有的将自己的彩笔摆出来,还有那个调皮的小璇把纸条撕成一段段的也凑成了12。我心中窃喜,悄悄竖起大拇指夸奖他们有办法。小璇又来了劲:“老师,我觉得撕纸条这个办法更好,因为要几就可以马上撕成几!”多有创意!现在想来,如果为了他们忘带小棒而当众批评,不给他们补救的机会,那一节数学课可能就在低落的情绪中白白浪费了。反过来再想想,如果没有那几个孩子的忘记,怎么有接下来“创造小棒的精彩”?
案例4:一次数学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最“差生”竟然考了一百分。吃惊之余,索性打开试卷,试图从中发现纰漏,结果一无所获。试卷很快发下去,我看到了那张充满惊喜和自豪的脸,他几乎是“飞”到我面前,手里举着那张打有一百分的卷子:“老师,一百分!”他从未有过地快乐着,我眼圈红了,搂住他:“你真棒!”下午,他又拿着那张卷子给我看,我发现在一百分的旁边,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真棒!”原来孩子把我表扬他的话说给爸爸听,而喜出望外的爸爸也借题发挥了。看来,老师一句充满爱心的话语,确实能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尊重和满足。同时,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唤醒他们的自信心,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唯有“灵魂”才能塑造“灵魂”。从以上的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名教师,时时刻刻都要真诚地关心每一个学生,时而鼓励,时而赞赏……这样就能不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扬起前进的风帆。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它包容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充溢着浓浓的母性关爱。身为人师,我们应该时时处处为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间、留下发展的机会,因为数学首先是人学,只有全面地关注人的发展才有希望。相信每个孩子吧,他们本是创造的天才!综上,如何更好地处理数学知识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和谐统一地发展,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付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