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容
(重庆市涪陵区第六小学校重庆涪陵408000)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小学科学课的特点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小学科学教育类课程应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为主的必修基础课程;以课程设计、教育技术为基本内容的必修应用类课程;以科学哲学、科学史为主的科学文化类课程。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科学素养;课程改革;课程设计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定位与创新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新开设的综合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科学启蒙。尽管在新课程改革前,我国小学中也开设有常识课、自然课,但它们仍然停留在科学普及水平。
正是由于我国学生科学素养不高,科学知识比较零散的状况,新课程改革中推出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该课程标准与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课程标准明确把“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科学素养作为总目标是科学教育观创新的结果。多年来,小学科学教育停留于“讲科学”的状况,背后支撑的是“科学即知识”的理念。
科学素养是指“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科学基本理解。”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能力;具备利用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具备明智的对待科学态度以及具有科学有关的事物的兴趣。因此,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概念突破单纯“知识”维度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三维方向发展。
三、科学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途径;第二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模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两种过程虽然结果有差异,但在心理过程是类似的,都是通过努力在已知世界的基础探寻未知领域。
科学探究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思想指导下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是针对以往科学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主动求知。《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通过科学探究,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激发了探究的热情。
四、小学科学教育类的课程设计
针对科学课改革的要求,如何培养与之适合的科学老师成为教师教育关注的热点。当前,小学科学老师的培养主要通过综合理科来实施的。课程体系中科学教育课程比重偏低,使得他们很难适应改革的需求。本文试图就科学课程方案进行探讨。
1.必修基础课程
新课程改革虽然把科学课定位于综合课。但对于一个科学老师而言,坚实的学科知识是他们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石。脱离了必要的学科知识,就会使科学课流于形式,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养成。小学科学课程主要围绕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而展开,相应的小学科学老师也必须通过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来完成。
物质科学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它包括“固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三部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这一部分增加了“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当前材料科学与国防、航空、电子联系很紧密。科学老师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理解科学在改造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生命科学作为现在与人类生存联系紧密地学科。它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健康生活”和“生物与环境”。与教学大纲相比,增设了“遗传现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意识也成为科学课的主要任务。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了“生活科学”的理念,试图拉近“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地球科学从宏观的视角关注我们生存的土地。它主要包括“地球的概貌”、“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地球科学在科学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更是扯开了现代科学的大旗。
2.必修应用类课程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科学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它对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课程设计与教育技术,这两门应用类课程将以不同的路径去丰富我们的科学课堂。
课程设计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课程安排。它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敢于对现行的教科书进行重新安排;它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整合意识,敢于对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它具有活动的设计能力,敢于把知识镶嵌在活动之上。
教育技术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我们的科学课堂。恰当的应用教育技术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探究;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小学科学老师有必要了解教育技术的作用,懂得教育技术的利弊,能够应用教育技术来服务我们的科学课堂。其中,教学软件应用于科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标准指出:“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画图软件、教学评价软件,甚至包括某些智力游戏,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或工具。如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来代替一些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用数据库来记录和整理数据;用文字处理和画图软件来表达结论。”当然,我们要清醒教育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不可能用它来代替真实的师生互动和科学探究。
3.科学文化类课程
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和探究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建构。理解科学的文化内涵,是实现科学课堂“返魅”的必要前提。
科学文化类课程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
科学史是以时间为序,记述了人类不断认识自然的历程。其中镌刻着人类的认识智慧、渗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长期以来,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科学一开始就是被“功利主义”地传入,传入以后又被“功利主义”地培养,而它本来固有的人文土壤和根基却移植不足。这使得我国科学课堂中“科学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分离。这里我们介绍吴国盛著的《科学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它全面介绍了东西方科学发展的成就,着力探讨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科学发展的不同路径,其中大量的图片也增加了其可读性。
科学哲学是以作为整体的科学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科学的产生、科学的合理性、科学的分界等。当前“科学本质”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热点,科学哲学也成为科学教师知识构成的重要组成。从传统的科学本质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到现代科学本质观(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嬗变,科学教育也在相应的发生变革。科学哲学有利于科学老师反思科学课堂,消减“实用理性”的影响。具有建构科学本质观的科学老师,可能形成WWHW的认识论思考模型,即知识内容是是什么(What)?知识的价值是什么(What)?知识是如何产生的(How)?知识为什么是合理的(Why)?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形态,对科学老师的知识构成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已经在一些院校开设出来,无疑这回应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形。但是,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设计方案还在探索之中。只有有了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照,小学科学老师的培养才会变得日趋合理。
参考文献:
[1]郝京华.当代国际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小学自然教学,2000,(7):8.
[2]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5.
[3]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
[4]梁永平.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120
作者简介:杨永容(1963-),女,重庆市涪陵区第六小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