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中心卫生院535427)
【摘要】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胆结石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和手术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胆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全面护理胆结石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269-02
胆结石指的是胆管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如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析出并且凝结而形成结石,临床上将发生在各级胆管内的结石统称为胆管结石,将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症状称之为胆囊结石,手术是目前临床对胆结石进行治疗的最有效方法[1]。本次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3至81岁,平均46.3岁;患病时间1至13年,平均3.7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24至83岁,平均46.6岁;患病时间1至15年,平均3.4年。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①协助患者接受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充分排除手术禁忌症;②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性格特点,在术前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③术前对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技术进行系统宣教;④更具患者身体情况,帮助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摄入充分合理;(2)术后:①实施常规基础胆结石术后护理;②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③根据手术情况和术后患者机体症状对饮食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④术后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⑤对相关管道进行细致管理,保证更换、拔除、清理及时;⑥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出院指导[2]。对两组患者胆结石手术治疗效果、术后住院观察时间、手术所需时间、治疗后胆结石复发率进行对比。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腹痛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结石已被彻底切除,术后半年结石症状没有再次发作;有效:腹痛等症状表现明显缓解,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结石大部分被切除,术后半年结石症状偶有发作;无效:腹痛等症状表现没有略有缓解,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结石大部分残留[3]。
1.4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胆结石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胆结石症状治疗效果为:11例临床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胆结石治疗总有效率72.1%;治疗组患者胆结石症状治疗效果为:15例临床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胆结石治疗总有效率90.7%。两组胆结石症状治疗效果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胆结石治疗效果比较[n/(%)]
2.3治疗后胆结石复发率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10例胆结石症状再次复发,病情复发率为23.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胆结石症状再次复发,病情复发率为2.3%。两组胆结石复发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康复,可以使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降低。在围手术期内加强宣教工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给类情况进行恰当处理,可以使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4]。
参考文献
[1]杨培,罗华,王东,等.胆管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四川医学,2009,23(3):268-269.
[2]何庆良,石铮,林永坤,等.6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9,10(1):29-30.
[3]姜鸿,田林,胡文凤.减少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11):826-827.
[4]苏洁玲,熊代兰,温少葵.肝内胆管结石1520例外科治疗和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9,21(8):86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