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职校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李婷婷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长辈和晚辈、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体验。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

作为职校学生,应从学习中培养求知责任感;在勤俭节约中培养艰苦奋斗的责任感;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中培养讲礼貌、讲文明的责任感;从力所能及的家庭杂活中培养热爱劳动的责任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主人翁责任意识;多参加学校和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在实践中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从而树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年轻一代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因为它是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作为职校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逐步成熟的开始,理应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感。因此,培养职校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时代的需要,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就如何培养职校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思想上培养“国家兴衰,匹夫有责”的爱国责任感

自古以来,许多人仁志士对国家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作为职校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逐步成熟的开始,理应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关乎国家的命运,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读好书,集名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和引导。通过德育教育在学生心中扎下爱国的责任意识。

二、在学习中培养“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责任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说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胜利。

从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靠顽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呢?卧薪尝胆的勾践,凿壁偷光的匡衡,励志成才的海伦凯勒……而现在的职校生缺少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动辄放弃,或投机取巧。所以社会上“低分低能”者越来越多。学习没有真正的强者与弱者,只有不懈地探索与追求。作为新时代的职校生,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有限的时光里,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扎扎实实学好每一点知识,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这是责任感具体表现。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学习就会有动力,学习就会有目标。

三、在交友中培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活动中或不同场合中,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友善,接受或递送物品是要起立并用双手;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的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上、下课时要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打招呼,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更要学会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甚至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只要他需要关爱,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他;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对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举止文明,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及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找准自己的正确位置,严格要求自己;承担起自己的每一份责任,为生活画一道彩虹。

四、在行动中培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责任感

劳动是可以给学生带来责任感的生活实践,劳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劳动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学会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劳动的艰辛中懂得体贴父母,更加热爱劳动,力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事主动做,不会做的学着做,做饭、烧菜、洗衣服、打扫房间样样能来一手。学生分享了劳动的成果,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内心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便会越发增强。

五、在生活中培养环保的责任意识

责任常体现他人对你的信任。只有敢于并有能力承担责任,才有可能获得自由的空间。因此,言而有信,自己答应了别人,就要全力以赴尽可能做好,即使有些事自己不愿意,也必须这样去做。对于自己独立行为的结果,应该敢做敢当,不要逃避责任,要勇于承担后果甚至惩罚。在学习生活中,主动捡起自己不小心掉下的纸屑;不小心伤害到别人,感到内疚并勇敢承担责任,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都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做人必须要有责任感.我们在这里生活和学习,不仅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还要对关爱我们,为我们呕心沥血的爸爸妈妈和老师负责。

职校生要敢于承担责任,嬴得别人的信任,增强自己的信心,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在履行责任中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