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新垌镇新垌中心学校广东高州525200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要基于幸福视角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具备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性格,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学校生活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文章分别论述幸福教育和挫折教育内涵,具体分析幸福视域内小学生挫折教育内容,全面阐述幸福视域内小学生挫折教育实践方法。
关键词:幸福;挫折教育;小学生
以往幸福教育和挫折教育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基于幸福视域视角的小学生挫折教育,能够摆脱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将挫折作为幸福教育的资源,不断完善幸福视域内的小学生挫折教育内容,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其营造幸福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实现挫折教育目标,使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确保他们拥有幸福人生。
1.幸福教育和挫折教育内涵
1.1幸福教育内涵
幸福教育使小学生具备感知、享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因认知受限,当前很多小学的幸福教育有违初衷,没有立足小学生的立场,仅放眼未来,忽略小学生当下幸福生活。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明确幸福教育应关注人的情感,避免将幸福当成教学内容,而是将幸福教育融于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想尚不成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情感投入过程中,感知到生活中的幸福。
1.2挫折教育内涵
很多研究者认为,挫折教育即有意识地借助挫折情境,通过困难、障碍设置,使小学生具备较高的抗挫折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帮助他们养成坚韧的意志品质。之所以要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为了提升其对挫折的理解和认知。学校和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使其面对挫折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历经考验。在小学阶段开展挫折教育会使小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无论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还是知识结构完善都非常有帮助,使他们战胜困难,获得幸福[1]。
2.幸福视域内小学生挫折教育内容
2.1挫折认知
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幸福和挫折之间的关系,引导小学生建构正确的挫折认知。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校长或教师,要正确认识挫折,继而为小学生提供指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努力克服,提高日常生活幸福指数。
2.2挫折体验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体验挫折,小学生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基于幸福视域的小学生挫折教育并不是教会小学生如何应对挫折,而是将挫折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赋予小学生以智慧。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挫折的体验与成年人不同,要学会换位思考,基于小学生的诉求,为他们提供帮助。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挫折进行应对。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明确挫折教育即情感投入过程,让小学生在体会挫折过程中,逐渐培养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继而学会发现幸福、创造幸福[2]。
2.3挫折归因
个体经历的挫折不同,情绪反应也会有所不同。遭遇挫折时,有的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有的学生则恰好相反。由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挫折归因,忽略挫折有时会给生活带来的幸福。挫折归因是指当小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分析遇到挫折的原因,以及挫折与自身的关联和意义等。一旦小学生遇到挫折,要指导他们寻求原因、总结经验,对遭遇挫折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战胜挫折,不断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
2.4挫折应对
遇到挫折时,要注重情绪控制,对挫折具备清晰的认知,以坚韧的意志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继而收获幸福。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小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遇到挫折时,及时与父母或朋友沟通,使其在他人的鼓励下勇敢战胜挫折。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挫折和珍惜挫折能够帮助个体创造幸福人生。
3.幸福视域内小学生挫折教育实践
3.1优选挫折教育内容,建构积极的挫折认知
教育工作者要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寻求素材,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小学生体会挫折的真谛。优选与小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挫折教育内容,能够确保小学生充分参与到挫折教育中,反思挫折内容,达到良好的挫折教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收获感和幸福感。无论小学生挫折教育内容,还是方法,都比较灵活,无固定模式。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可组织以挫折为主题的活动,或者鼓励小学生分享自己及周围人遇到的挫折案例,发表看法。事实上,挫折教育应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例如,小学生在背诵古诗时,记忆难度相对比较大,教师可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幻想诗歌中的场景和意象等,降低背诵难度,帮助他们克服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挫折[3]。
因小学生的认知尚不成熟,教育工作者要加以引导,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加以考量。选择与挫折教育有关的具体事物、活动等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高年级挫折教育则以相对比较抽象的话题为主,使小学生对挫折具备全面认识,主动思考。除此之外,还要考量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挫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创设挫折教育情境,深化小学生挫折体验
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小学生体验挫折。学会控制情绪,合理调动肢体语言,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给予小学生爱和温暖,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信心。平等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辛福感,鼓励他们积极应对挫折,战胜困难。小学生在接受挫折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时刻保持愉悦感。同时,还要给予小学生适当的自由,使他们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充分发挥自由和想象,克服挫折的同时体验辛福感,确保小学生始终处于身心自由发展状态。例如,通过课堂回答问题或课外游戏中的失败,让小学生体会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这一过程中,小学生不仅体验了挫折,也在知识收获方面获得了幸福感。
3.3深化认识,形成正确的挫折归因
幸福视域内小学生挫折教育实践,教育工作者要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进行正确归因。当小学生取得成功,告诉他们成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的。反之,当小学生遇到失败,也要及时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建立战胜挫折的信心。该过程中,要根据个体学生年龄特征和特点对他们进行归因引导。对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反之,过于自信的学生则需要严格要求,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增强自信,建构自我认知,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例如,一小学生拿到期末数学考试试卷之后,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哭泣。某教师走到他面前帮助他分析了此次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哪些题目是粗心做错的,有哪些题目是知识点没掌握好而丢分。同时,肯定和鼓励了该学生身上的优点。这个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心情逐渐变好。
3.4开发各类教学资源,积极应对挫折
挫折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认真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提高他们的自主性,鼓励小学生自主思考战胜挫折的方法,使其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挫折教育不是简单传授小学生应对挫折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通过帮助小学生成功应对挫折,使其具备较强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面临的挫折大多与学习成绩有关。教育过程中,要依据个体学生特点和需求,设定学习目标,不用统一成绩标准对小学生进行衡量。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不应该只关注学生成绩,除了夸奖优等生之外,也要给予正在努力的学生适当鼓励,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决心和自信[4]。
作为引导者,关乎学生幸福品质的形成。学生对幸福的感知离不开教师的“教”。因而,教师也要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应对教学中的各类挫折,将自身对幸福和挫折的理解转化成小学生的理解,用乐观、自信、积极的心灵浸润孩子的未来,对孩子的行为及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达到良好的挫折教育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幸福视域视角下的小学生挫折教育非常关键。小学生挫折能力是通过学校和教师耳濡目染的熏陶逐渐培养的。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明确幸福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关系,为小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挫折教育环境,使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逐渐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积极幸福的品质,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真谛,敢于直面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为其未来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艳.心理弹性视角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53-54.
[2]李杨.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策略探析[J].才智,2016,(35):40-42.
[3]孙燕玲.“民主主义与教育”视角下少年儿童挫折教育的剖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3):33-35.
[4]郭颖.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幸福观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4,(2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