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五心”,转化后进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坚持用“五心”,转化后进生

王毅

王毅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最大的难点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对他们的教育,不同的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批评、斥责、惩罚乃至冷嘲热讽的方式在学校的教育中是经常见到的,老师这样做,出发点是好的,想以严厉来督促这些孩子,可是,这样来只会更加伤害他们的的做法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会伤害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心灰意懒,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心理。要想让后进进步,转化,我认为应以真诚的爱为起点,以情感为基础,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信心这”五心”去温暖感化后进生,使他们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下得到进步。

1真诚的爱心

作为一名老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师德的集中表现,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著名教育家苏霍姐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哪怕一句赞扬的话语,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也或者一次亲切的抚摸,后进生更是如此,因为自己知道“不如人”,因此就更加迫切地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如果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就愿意“亲其师,信其道”,就会增强从师性,也就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将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而产生点点滴滴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如果被老师准确捕捉,再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将会促进他们更大、更明显的进步。因此,教师在做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时应将师爱渗透始终,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业、生活、心理诸方面表现出热切的关怀和帮助,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将师爱变为他们上进的心理动力,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2持久的诚心

作为后进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多方面的鄙视和责难,这使得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总是抱着一种消极抵触、麻木不仁的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必须以诚心相待,使他们从老师真诚而恳切的心意中感受到热望,体验到温暖,体会到信任。这些孩子会被老师的真情感染、感动、感化,才有可能激发他们主动向上的热情。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后进的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坏习惯,因此,老师的诚心付出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相信只要我们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3细心地关注

后进生就是学习等方面的失败者,从表面上看虽然他们又说又笑,可是他们孤独感强烈,常常以失落者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他们特别盼望老师关注自已,时常关注着老师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反应,看老师的心里和眼里是否关心自己。因此,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多一份细心,做到对他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对他们的活动明察秋毫。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位后进生的思想表现、情绪变化、心理活动、言行举止、家庭状况诸方面有深入的体察和掌握,善于从细微之处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要善于捕捉后进生的每一次闪光,并牢牢抓住每一个最佳的教育契机,如此坚持不懈,后进生就会从教师的细心中不断重新给自己定位,产生自我审视意识,从而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耐心地教育

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许多毛病与缺点,可这些毛病和缺点都不是一天形成的,相当一些毛病可谓“根深蒂固”,教育他们,使他们发生转变很有难度。因此,教师就特别需要有耐心,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有无耐心,既是对后进生的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磨练。有耐心,才会不断地改思路,才会不停地想办法,才会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慢慢等待想要的结果。因此,在教育后进生的工作中切忌急躁,要针对他们的个性差异,坚持长期教,教长期;反复教,教反复。精卫填海,聚沙成塔。只要我们抱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责任感,镌而不舍地耐心教育,就一定会有收获。

5信心的传递

后进生的教育既有艰巨性又有反复性和持久性,往往想了许多办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却收不到自己预期的理想的效果。

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些孩子的信心。当一位老师的心中认为一名学生“真的不行了”的时候,相信这个孩子就没有改变的可能了。教师树立教育的信心,不仅能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体现了高尚的师德;不仅会积极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会尽职尽责地去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作为许多后进生来说,对于自己能否彻底改掉自身的缺点,能否取得学业上的进步,能否获得大家的认可,原本就信心不足,甚至根本没有一点信心,倘若我们做教师的对他们再没有信心,无疑会让他们对因老师对自己的失望而产生更大的失望,造成他们心理上的巨大阴影和伤痛。只有老师给他们信心,才能唤起信心,鼓舞信心,增强信心,从而自醒自悟,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生炕分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