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专业能力”为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以“非专业能力”为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曾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不断扩大,经济形势不断下滑,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在“精英教育”这条道路上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基于此种情况,许多地方本科高校提出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思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开辟出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突围之路。此文通过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构建、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试图构建出以“非专业能力”为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希望能够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非专业能力;培养途径

伴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之路的开启,众多地方本科高校走上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愈发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非专业能力建设成为众多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重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自国家提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以来,各地方高校纷纷加入转型行列,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关于应用技术性人才的含义,周宏等认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或将这种社会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并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可见应用技术型人才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战队,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十分必要。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多元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和探索客观规律的科研人才,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将科学规律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有效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遵循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

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其生源层次较低,专业基础和科研能力与重点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基于此种现实情况,若地方本科高校走科学研究的道路必然会事倍功半,而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则能很好地契合学生的特点,也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表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无论是在平台、资源、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等等方面都无法和重点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提并论,在就业市场上也没有任何的优势,而只有突出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让这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而实践能力正是地方本科高校学生有别于研究型高校学生的重要特点,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增强这类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构建

5df6f4e6dc429_html_5aa0f0f10073d9ac.png

图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

本文构建了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非专业能力建设为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在专业能力方面突出学习能、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三项重要的能力,在非专业能力方面强调了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

专业能力是促进客观科学规律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能力,是直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能力素质,所以地方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依然应该清楚认识到专业能力的重要作用,加强专业能力的建设与培养,着力打造学生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

本文认为加强专业能力的建设与培养,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分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学生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发现客观规律的重要前提。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学习意识的培养,学习意识的建立能够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其次学习能力包括知识储备的不断拓宽,只有以强大的知识储备做后盾,才能够以多维度多元化的思维来剖析专业知识,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任何成功者都是研究者,研究能力是学生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规律,能在何种程度上对知识进行理解把握的重要能力素质。客观规律要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必然是建立在此种能力素质之上的。而研究能力的培养核心是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信息量的程度决定着科学规律转化的程度;研究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信息分析能力决定着客观规律是否能够恰当正确地进行转化,从而也影响着由客观规律转化而来的生产力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力是科学规律能否有效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离开实践,科学规律都将是“纸上谈兵”,不会产生任何现实意义。实践能力的基础是理论运用能力,理论运用得充不充分,恰不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践发挥效能的程度,决定了科学规律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程度;实践能力的发展是理论创新的能力,只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还不足以丰富和完善实践能力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内涵,不断拓宽理论外延,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创新与跨越式发展。

2.以非专业能力建设为支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能力是完成一项任务或者目标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在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能力的培养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非专业能力建设成为各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专业能力从字面意思理解即和专业能力不相关的其他能力,广州大学的林昭雄认为非专业能力是相对于专业能力而言的,指大学生所修专业以外的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有相同或相似的非专业能力;贵州财经学校李安认为非专业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非专业能力即与专业能力相关度较低,能让人较好应对社会各种变化的能力。

此文观点认为,构成非专业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能力,分别是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能力,适应能力关乎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心理适应能够让学生较好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学习适应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生效率,社会适应能够让学生较好地面对纷繁复杂的职业世界,从而获得较为良好的生涯发展;发展能力关乎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此文观点认为发展能力包涵的素质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此两种素质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在生活中获得认同感,在职场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们能够较为良好地适应社会变化的重要能力,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通过上文的分析,非专业能力培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怎样进行非专业能力建设,即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值得我们深思。

创新课堂教育模式,深化非专业能力培养方案

课堂是大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的主要场所,非专业能力建设必须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必须和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让学生树立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意识,并获取非专业能力建设的有效方式,扎实推进学生非专业能力建设;其次,非专业能力还应该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提升非专业能力的包容性和质感。

提升学生活动内涵,打造非专业能力建设平台

学生活动是大学生最愿意参与也是非专业能力锻炼最有效的方式,以社团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资源丰富,活动精彩多样,可以满足大学生多样的需要,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地方本科高校应把学生活动作为学生非专业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不断整个资源,提升质量,丰富学生活动的多样性,提升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育性,除此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到社团活动当中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争取锻炼自身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非专业能力。

加强产教融合力度,强化非专业能力建设

体验是最好的认知方式,专业实习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接触真实职业环境的机会,而产教融合的开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实习机会,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即能够感知到职场所需要的能力,以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加强产教融合的力度,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非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强产教融合程度,首先要确保岗位质量,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优质岗位上不断历练和提升自己;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学生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最后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学生孵化创业项目,通过多位一体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非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周 宏,邓日成.中国应用型人才评价研究[M]//潘 晨 光. 中国人 才 发 展 报 告2009.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李强,徐元彬.大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效果评估[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58-59

[3]李素芹.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辨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4(1):13-17

[4]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4-98

[5]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5-167

[6]张翠英,温卫中.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54-156

基金项目:此文为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NC2018C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