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法治思维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2

坚持以法治思维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罗保华

重庆市云阳县故陵中学

摘要:在当今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中,高校要用法治思维依法管理学校。我们首先要明确法治思维的概念,明白新时代对依法治校的具体要求,在分析偏离法治思维对依法治校工作的危害的基础上,从丰富法律学习内容、切实加强实践运用、强化树立监督问责倒逼法治思维等方面探讨提高依法治校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法治思维

说到法治思维,必然要联系到依法治国。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要提升高校行政干部运用法治理念创新发展、推动改革、提高治理的能力。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倡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全面依法治校方略,必须有高度自觉的法治思维,尤其是对高校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要知,而且要行,要做到知行合一。

一、依法治校必须坚持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的界定

人人都具有思维,但不一定都具备法治思维。如何定义法治思维?根据新时代新思想的解读,法治思维既有学术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之所以说它具有学术理论性,是因为其具备理性化和逻辑性的特征,它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所形成的析理、认知的思维方式。同时,法治思维又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法律是意识形态的客观反映,良法在社会实践中还是处理诸多纠纷与判断是非的基准,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尊崇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方式处理难题和推动工作。我们经常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就是法治思维的具体运用。高校领导干部每天要与师生打交道,做某一件事情之前要先在头脑里打几个问号,然后思考言行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政策等,其实这就是最直接的法治思维。

(二)新时代对依法治校的要求

新时代对高校全面依法治校主要有四项要求。一是要做到合法治校。高校管理部门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二是要做到合理治校,即治理校务既要符合道德标准,又要具有人文关怀,树立公平公正之心,一视同仁。三是要做到程序正当。高校内部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体现公开性、民主性,多听取师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且还要遵循法定程序,维护被管理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获得救济权。四是要做到高效便民。在依法治理校务实践中,高校管理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定权限,主动履行应尽职责,提高治理效率,保障质量服务,给师生工作生活带来便捷。

(三)坚持法治思维是提升依法治校能力的必要条件

高校管理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把对“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是否遵循程序”的思考常态化,多层面建立“法治思维”,多领域适用法律解决问题,形成依法治理、依規处事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碰到公权力与私权利相违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相冲突时,高校管理干部更要切实强化民主法治意识,积极适用法治思维下的“权利本位和正当程序”来进行治理,强化法律原则在实践管理中的运用,提倡依照法律和规矩办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提高适用法律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实效,从而减少管理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传播法治,弘扬正气,树立干部形象,共建美好校园。当然,法治思维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和措施,我们还要科学地处理好道德与法律、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使高校各项决策部署最大限度地体现“法治思维”。

二、偏离法治思维对依法治校工作的危害

我们经常说,先虑败后虑胜,凡事从最坏处做准备,然后努力争取得到最好的结果。对领导和管理者来说,法治思维就是底线思维。在疑难复杂的客观形势面前,提倡并使用底线思维能把各种风险和难题提前想深悟透,使破解问题的方法和有力措施更详实周全。领导干部的工作实质就是运用公权力推动发展或者为群众办事。就行使公权力的运行机制来说,秉持底线思维,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各种实际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同时,行使所有公权力的共同底线和基础就是法治,所以,在对所有风险的预评中,首先要预判的就是法治风险。在行使治理权时,领导者一旦突破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平正义等底线,再辛勤的付出也会付诸东流,再好的结果也是毒树之果,终将会埋下不可预测的隐患。

三、法治思维的强化和深化

一是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治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学习,着眼点是提升高校行政干部的法学理论素养。当前,各高校领导应树立法治思维,带头学法、用法,同时做好高校普法宣传工作,提高治校能力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高校各级干部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领导干部不仅要熟知法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还要多学习与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开设选修课,进行普法知识教育,也可以定期举行“法治讲堂”,全校师生都可参与其中,也可以到法院参加重大案件审理旁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接轨。

二是要切实加强实践运用。法治思维的树立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在长期的运用实践中逐步养成。在形成行动自觉之前,制度和机制的完善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当通过制度建设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加强对权力的控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高校管理权的行使纳入法治的轨道。在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规范化建设准确完整地梳理各项管理权的行使要求,按照主体合法性审查、事项定性和事实调查、法律适用依据确定、法律推理判断等步骤按流程逐步实施,为促进思维方式法治化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高校领导干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促进依法治校和依法管理,就是引领高校民主工作依法开展、师生事务依法办理、校企关系依法理顺、师生问题依法解决,目的就是为依法建设“新时代名校”保驾护航,驱除障碍。高校领导干部要把法治思维和法律法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林仁强,李雨晴.刍议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法治思维[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1).

[2]牛志霞.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維能力提升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1).

[3]魏锐,杨德重.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思考[J].法制博览,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