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石阡县汤山中坪幼儿园 555100
摘要:本文总结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一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二是创设游戏活动,培养交往的自信;三是开发与利用家庭资源,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关键词:幼儿;交往能力;策略
幼儿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他们智力提升、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采取有效的举措,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和谐、健康成长,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探讨有效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方面,我们要重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实践证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通过环境引导幼儿积极进行人际交往,可以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幼儿互动交往的氛围,增加同伴交往的机会。如新生入园时,教师可以让小朋友间进行自我介绍,从而避免了他们在教师的要求之下产生的紧张害怕的心理。为了使孩子们尽快熟悉起来,有更多的交往机会,教师要鼓励幼儿间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如当发现身边的小朋友摔倒时,如果小伙伴将其扶起来了,教师要鼓励他们通过语言的方式道谢,而另一方面要说:“不用谢”“不客气”等,以培养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勇气。在绘画活动中,由于幼儿间存在差异,总有画的好的,画的不好的。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那些画的好的幼儿教那些画得不好的孩子。
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组织各种节庆活动,或者生日会等以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激发他们积极交往的热情。如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设置主题活动“我和我的好朋友”,通过这种方式引导那些性格内心、孤僻的孩子与他人交往。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要把自己与小伙伴的自画像相邻摆放。通过环境的暗示,引导幼儿多结交朋友,感受与朋友相处的乐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好朋友”间的交往创造机会,如让他们相邻坐在一起听课,一起结组玩游戏,等等。
二、创设游戏活动,培养交往的自信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大量的游戏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了自由交往的机会。游戏首先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可以使孩子们在一种无压力的环境中交往,不但可以提高幼儿间交往的次数,还能提高幼儿交往的质量。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交往中自信心不足的幼儿来讲,游戏更是他们获得自信的最佳途径。
如幼儿程程(化名)性格比较孤僻,由于性格原因与人交往的经验比较少,在社会交往中特别是同伴交往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而且由于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容易产生挫败感。但是程程在建构游戏中比较受欢迎,因为他擅长动手操作,总能又快又好地搭建出作品来。于是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让他在建构活动中教小伙伴搭建建筑物,通过与小伙伴之间的语言交往,培养他与人交往的能力,并能在游戏活动中对自己的交往策略随时做出调整,从而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使他获得自信,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有效发展。
在“游戏课程化”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放权”,即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充分自由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大量的与小伙伴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进而获得个性化的体验,促进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开发与利用家庭资源,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此时只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就可以使孩子鼓起勇气与人交往。有时家长没有办法左右孩子和谁交往,也无法帮助他们选择社会交往的方向,但是却可以通过有效的指导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这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意义重大。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多方面合作,并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家长要主动承担起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重任,在每日下班后,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玩游戏、做家务,带领他们走亲戚,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渗透社会性教育的内容,培养孩子乐于交往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是提高孩子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途径。如在亲子互相交流中,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不能因为孩子说话慢,表达不清楚等原因就随意打断他说话,要培养他乐于倾听的习惯。如此一来,当孩子与同伴进行交往时,就会尊重小伙伴,并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这对于幼儿能够体会到友好交往的乐趣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教育中,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要重视家园合作,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继霞.运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J].新课程研究,2019(29):117-118.
[2]李敏.创设良好环境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