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实践探索

张云鹭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摘要:实训室建设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基于此,本文对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实践探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低碳和环保的方向调整,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社会技术进步和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高职院校需突破传统实训室建设观念的束缚,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共享型实训室,开展校企全方位合作,实现校企资源深度整合、实训项目联合开发、实训教学联合指导、建设成果共享。

一、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意义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实训室完全依靠学校自身的资源来建设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政府的投资、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然而完全依靠企业、以企业为主的校外实训室模式,学校又缺少主导权,教学与生产难以真正融合。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离不开建设有效的实训室。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室,弥补校内实训室的不足,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室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难题,为师生提供真实或仿真实的实训场景。学生通过实训室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接受企业化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缩短其就业工作适应期。同时,通过实训室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的改革。

二、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建设思路

实训室的建设要做到校企双赢。首先,在技术上要满足企业的要求,这意味着共享型实训室应采用高科技设备和先进的控制方案,建立与工作岗位相衔接的具有真实环境、设备、工作过程的训练场所;其次,训练内容应符合校企双方目标的要求,这意味着共享型实训室的建设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开发模块化、多梯度、可选的训练项目,以满足校企双方的训练需求;再次,要考虑服务社会的社会导向功能。此外,在制定方案时要留有技术发展的空间,并重视设备安全可靠使用的要求;最后,结合实训室建设的经济性和利用率,对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三、实施过程

1、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型实训室的建设需要打破校企资产不能共享的戒律,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资源投入,才能很好地搭建起学校与企业间的桥梁,这就需要建立校企双方双赢互助的运行机制。比如,学校领导班子可由学校原领导和公司培训办公室领导共同组建,由校企共同管理,以打破校企资产不能共享的瓶颈,从而使教学资源实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高效节约化的运行模式。

2、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术整合。实训室建设方案的制定需校企双方全面、深入的研讨与沟通,更需要有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建设队伍中,作为队伍的骨干,指导和参与整个实训室建设过程。学校经实行校企合作后,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措施。为使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学校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学校可在兼职教师的聘任及课时津贴方面对企业人员给予倾斜,将一批具有教学能力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长期聘任兼职教师纳入兼职教师库。正是有了这些高水平兼职教师的参与,才使学校在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

3、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工作整合。实训室不仅是学生培养及员工训练的场所,更是校企互助深度融合的平台。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校企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工作上,已不再逐级请示,而是协调合作、互通有无。学校教师可根据工作安排经常性的参加公司的员工培训、技能考核、技能鉴定工作,而公司相关部门也可积极参与实训室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工作。

四、管理机制

共享型实训室的管理是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其关系到学生的培养、企业员工的培训、外部服务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因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入整合,学校在设备使用和管理上打破了校企的界限,突破了传统的实训室管理模式,引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采用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对实训室实施6S标准化管理,帮助学员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最安全可靠的实训环境及服务。

此外,在管理方面,实训室结合专业特点及未来工作需要,整合、吸收、协调企业及学校各自的优势,以形成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实训室管理体系。在实训室的使用方面,按实训室优先企业使用的原则,对实训功能进行优化整合,统筹安排实训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实训室的维护和保养方面,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设备、工具及学生管理,并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实训装置的完成率,实现共享型实训室的管理融合。

五、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具体措施

1、高职院校应深入企业,充分挖掘服务潜能,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放下自大情节,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主动为企业服务,形成校企平等的合作关系。比如,学校可联合企业,在校开辟企业信息实时更新宣传栏,举办企业产品技术和文化专题讲座;学校在社会实践教育环节中增设企业产品营销内容,组织营销及相关专业学生共同组成专业团队推广企业产品,为企业赢取直接利益;在对外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中,学校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出席,大力展示校企双方合作的业绩,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还可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文化,实现校园、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从而让学生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下成长。

2、校企双方应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①校企双方应双向兼职,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实现知识、能力资源的最大利用。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不仅能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也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步伐。而企业师傅到学校兼职,不仅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还能提高师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②校企双方应双向培训,这不但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还能提升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来自本科院校,缺少企业实际的工作锻炼,对企业的实际生产了解不够,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欠缺,这是高职教育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瓶颈和突出问题。通过双向培训,能提高教师的工艺实施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工人师傅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与企业密切合作,实行柔性顶岗实习,既能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紧需,又能实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要求。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而顶岗实习是实现工学交替的重要举措,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应主动适应企业生产,提前了解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按企业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以实行柔性顶岗实习。

3、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应灵活多变,主动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学年分段、阶梯分段、半工半凑、教学工厂等。学校可根据专业特征、地域特点及自身条件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进行教学。不同专业可选择不同的模式,也可根据专业特点将几种模式进行优化组合用于某一专业。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关键在于学校应主动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培养适才对路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雷利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措施研究[J].职教论坛,2014(15).

[2]伍国成.关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研究[J].教育艺术,2014(09).

[3]金沙.校企共建共享型实训室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