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培“数感 ”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循序渐进培“数感 ”

李春英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青泥湾中学 441131

“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叶圣陶先生在《未知》中的这句话不仅在其刚提出的那段时期有意义,在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创新的当下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当下我们新时期教师的学习。将这句话运用到培养学生数感中,就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知道何为“数感”——知“数感”、自己主动希望寻求“数感”——求“数感”、在养成“数感”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善“数感”。基于此本文围绕培养学生数感方法的主题,也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本人教学中遇到过的实际案例详细进行阐述说明,从知“数感”、求“数感”、善“数感”这三个渐进的阶段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知“数感”

在开始任何一件事之前,了解它是什么是达成目标的基础。而培养学生数感,第一阶段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感。指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就是数感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仅仅告诉学生这种抽象概念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感的概念,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还必须结合实际进行解释说明。

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和多年担任班主任经验的一线教师,本人在讲授修辞手法中比喻和拟人的区分这一知识点时,通常会告诉学生,孩子的脸红得像苹果是用到了比喻,也就是把人或物比作别的就是比喻,而红彤彤的苹果在枝头笑弯了腰是拟人,只有把物比作人才叫拟人,这样通过简单的两句话,学生们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并掌握比喻和拟人的概念。

同样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感,就需要教师向他们提出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虽然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是在担任班主任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所以有时候我会有意思的锻炼孩子们的数感,向同学们提问看到121可以想到什么。有的孩子可能会说121是整数,也有的会说121是奇数,还有的孩子会说121是11的平方,等等。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就需要告诉学生们,数感就是可以使他们在看到121是产生这是奇数、是整数,还是11的平方等众多想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们知道到底什么是数感,而这就是培养学生形成数感的第一步,毕竟在学习任何新事物之前,第一步就是需要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二、求“数感”

在知道是什么后,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去追求它是达成目标的动力。在知“数感”这一阶段结束后,下一阶段就是引导学生们对数感产生兴趣,并主动去寻求养成数感的方法。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培养出数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对数感产生好奇心并且充分理解数感的重要性。

老师们都知道,那些幽默风趣或者其他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更受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也对这种老师的课更感兴趣,更愿意主动在这类老师教授的学科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样的,在培养学生的数感上,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兴趣产生好奇心,那要想学生对数感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去形成自身的数感,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明白数感本身不仅有意思,而且对他们的学习提升非常有帮助。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这个孩子很聪明,掌握知识也很快,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字写得超极差,卷面字迹如针般扎阅卷老师的眼!这样当然就会导致丢分,最终影响到成绩。于是在月考后的一次班级老师会议上,我向其他授课老师建议,每位老师都和这名学生谈一谈着重去强调卷面干净整洁的重要性。在各科老师的轮番“轰炸”下,这名学生最终意识到了卷面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一次月考中保证了卷面的整洁,在这次月考中年级排名显著提升。在班会总结上,这名学生非常开心,告诉老师他通过这次月考非常直接的感受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的重要性。接下来,我通过观察平时作业,他坚持了卷面的整洁,而这个曾经让改卷老师头疼的学生,通过努力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同理,在培养学生的数感上,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有数感和没有数感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在他们初步拥有数感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进步,通过直观的进步为其自己主动去养成追求自身的数感提供激励,这就是培养学生数感的第二阶段。

三、善“数感”

找到合适的方法,是达成目标的科学方向标。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去寻求数感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在培养其数感的过程中走歪路走远路,为其树立正确的方向标。

关于形成科学高效的方法去培养数感避免走歪路这一点,理由非常明显,在培养数感的过程中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有的学生可能不以为然,觉得既然有计算机技术这种便捷方法了,为什么还需要自己辛苦,数学交给计算机不就好了?这就是错误的。虽然计算机技术在当下非常普及,但是老师和家长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避免忽视导致做题时眼高手低。

至于避免走远路这一点,理由也很充分。谚语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并不是每一条路都好走,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们走正确好走的路。尽管南辕北辙可以殊途同归,但是舍近求远还是要不得的。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在带了这么多届学生后,遇到过很多非常勤奋却没有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上早自习的时候来的很早,晚自习结束后还会在教师里留着学习一会儿,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效率并不高。虽然也是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精力耗费巨大,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帮助其形成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减少走的远路,更加高效的达成目标。

由此可以发现这个善“数感”的第三阶段,就是在知“数感”的基础上,并受到求“数感”的动力源泉下才能完成的。所以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数感过程中,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而且还要循序渐进,避免揠苗助长。

总而言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前沿理论,我认为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由“知”数感而“求”数感进而“善”数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