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南关村小学 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仅靠几次习作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小练笔,让学生在练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小练笔,就是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有关写作知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手,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以课文为凭借,以课外为补充,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的切实有效的小练笔的训练方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一、情感交融时练笔
刘勰曰:“情者,文之经。”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作者美好的情怀、高尚的情操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价值追求的一种积淀。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想以及表达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巧妙地链接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我”,产生共鸣,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的情感自然地流淌、激荡。
如《黄鹤楼送别》一课,平淡隽永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教学时,在悠扬的古筝曲中,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诗人伫立在江边,内心却思绪万千,他还想对孟浩然说些什么?他凝视的目光中传递着怎样的情感?又如《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是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之情。教学时,我让学生就《毕业感言》进行练笔。学生练笔的过程其实就是情感激活的过程,当情感的血液在课堂欢腾流动的时候,语文学习也就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活力。在练笔中,学生的情感之弦被充分拨动,弹奏出了语文学习和谐的乐章。
二、空白悬念处练笔
有的文中有一些留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例如《忆铁人》一文通过铁人王进喜在托儿所知错就改的一件事,反映铁人关心群众、勇于认错、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和坦率直爽的性格。文中当铁人知道事情真相后,只说了“哦?……咳!”两个字三个标点,非常形象地刻画了铁人当时的心理和品格,可以说是文中的点睛之笔。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写一写铁人的心理话进行交流:“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看我真是的,把这么好的阿姨批评了一顿。咳,我真鲁莽。”“哦?事情竟然是这样的。我怎么老是做这种低水平的事啊。咳,我真觉得没脸见那阿姨了。”“哦?真是没想到,这位阿姨有这样难能可贵的精神,让自己的娃在地上哭。咳,我真是有眼无珠,该打!”这样剖析铁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铁人的性格品质。
像这样留有空白的文章很多,如人教版第七册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同样是“静静地躺”内心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可以抓这个空白点让学生写一写。又如《地震中父与子》描写父亲的内容几乎充满了整篇课文,而对地下的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空白了,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36个小时,对于七岁的阿曼达,他是怎样熬过来的,他会想些什么?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
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三、迁移文本时练笔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有的可迁移构段方式,有的可迁移修辞手法,有的可迁移文本的表达方式。
如学习了四下《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落迁移文本的表达方式:
①天上的云真白啊, ; 天上的云真厚啊, ; 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 啊, 。 ②公园里的花真多啊, ; 公园里的花真香 啊。
这样的小练笔有助于学生以后写家乡、写景类作文。
可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如学习了老舍的《猫》第一自然段总分段式的描写。先确定好描写动物、人或其他对像的主要特点。再选用关联词把几个特点串联起来。这个对学生而言并不难,所以课堂上只要我们肯拿出时间来给学生练习,学生都能写得不错。对后边的单元作文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如四上《颐和园》一课,首先是全篇段与估之间的移步换景顺序非常明显。如:第二自然段: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第三自然段: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第四自然段: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第五自然段: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这样的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法很值得学生仿写。于是我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让学生用列提纲的方式写写浏览庆元的一片景点的各段开头。
这篇课文第三片段段的方位顺序描写也是十分有特色,也是很容易模仿的。登上——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教学这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写写爬石龙上、百山祖等时屹立山峰时所看到的景物,学生也写得非常精彩。很多学生还能在后边单元大作文里把这些片段运用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展开想象时练笔
文中有些词语能够带给人很大的想象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泳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例如开化郑腾雁老师执教的《巨人的花园》,这是一篇教人意味深长的童话故事,在第六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有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郑老师牢牢抓住“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两个词语,让学生当堂练笔,把这两个词语些具体。我想:当学生对这两个词展开想象练笔的同时,也一定能更加地体会到巨人的寒冷,以及没有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花园的荒凉……
五、拓展文本时练笔
拓展延伸型的练笔往往在课的结尾处,通过练笔,使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
写读后感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学了《她是我们朋友》一课之后,配合课堂练习,以“阮恒,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说说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谢。学生刚学完课文,阮恒的事迹如在眼前,谈起感受来也是头头是道:阮恒,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男孩,我想对你说:“我由衷地佩服你。你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这种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十分可贵。我要像你学习,学习你珍惜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根据文章内容情节续写也是很好的一种形式。有许多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
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适时适度的“小练笔”,既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掌握了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消除了对写作的畏惧感,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创造,这些言语实践所带来的欣喜,定会令语文课堂教学洋溢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