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仔细品味课文,学生得益匪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教师仔细品味课文,学生得益匪浅

刘红梅

四川南充市安平中学

中外教育论述的名言: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许多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而接连出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事业心。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怎么才能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推向一个新的领域,这对目前大数据时代的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教师的工作琐屑,每个环节都不是小事,需要细心琢磨,以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我把自己品味课文的体会写出来,以飨读者。

我曾经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时候,颇有收获。这篇文章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著。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就是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教师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仔细品味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思想深刻,还富有戏剧性。教师对文章必须吃透、深挖,才能把学生带到艺术境界中去。那种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只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感到味同嚼蜡,怎能有兴趣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读与思紧密结合起来,边读边思,以思促读,以读促思,从而品味和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切忌不可越俎代庖,由教师把课文掰碎了,嚼烂了,喂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去用嘴吃,去咀嚼,去品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原文。就像咀嚼橄榄那样,开始可能觉得味道不那么好,但只要反复咀嚼,味道就出来了。
品读文章还要注意方法,对诗歌的品味要从意境、意象、语言三方面去咀嚼,对散文的品味要从立意、线索、选材三方面去品味咀嚼,对一篇小说的品味就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入手。

我在品味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弄清楚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其含义何在?能不能以“于勒”、“菲利普兄弟”、或者“于勒归来”、“偶遇”、“父亲的弟弟”等等为题?这些问题对一个品味者来说,是值得慢慢咀嚼的。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因此,要引导学生来分析题目。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侧重点。这个题目表现了“我”的态度,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的不满。作者就是借“我”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我”的态度来反衬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以“于勒”为题,那主人公就是于勒了,写法就大不相同了,就不可能表现同样的主题。如果以“菲利普兄弟”为题,那就要正面描写其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不好表现同样的主题。如果以“于勒归来”为题,似乎侧重点在于勒归来的事情上,主题就没有课文题目深刻,“偶遇”主题比较单一,“父亲的弟弟”在写作上的重点,又偏移到了“弟弟”上面,都没有课文题目有意义。由此可见,题目拟得好坏至关重要。就像眼睛一样,洞穿心灵。

教师在品味课文的时候,要整体感知课文明确作者的构思。整体感知课文,明白作品是如何构思的。要弄清下列问题: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主人公是谁?本文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有几个人物。其中必然有主有次。主次如何安排取决于主题的需要。这篇小说的人物有“我”、于勒、菲利普夫妇。主人公是谁?是“我”吗?显然不是。“我”只是一个线索人物,着墨不多。是于勒吗?也不是,正面描写他的地方不多,他只在卖牡蛎处出现过一次,其他地方都是侧面描写。作品中着墨最多的就是菲利普夫妇,对他们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从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描写。作者就是要通过他们对待其亲弟弟的态度——认钱不认人,嫌贫爱富——来揭示和批判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社会病。 情节是围绕“于勒”来展开的,实质上就是围绕一个“钱”字来展开的,来刻画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的。开端——盼望于勒,是因为他在美洲发了财;发展——夸奖于勒,是因为他要回来报答哥嫂;高潮——见到于勒,发现他是一个穷光蛋,一下子来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弯,不但不相认,而且避之唯恐不及;结局——躲开于勒。前后对比,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
   教师在品味课文的时候,要仔细品读全文,弄清楚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所谓仔细品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要边读边思考:作品中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情节的安排是否合情合理,决定作品的成败。情节的发展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人物言行是否真实可信,决定作品是否有艺术魅力。前有因,后有果;前有伏笔、铺垫,后有照应、发展;都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这些都要逐字、逐句、逐段地细读、细品,才可能看出来。作品是如何开头的呢?开头两段写“我”家拮据的境况,前面是概述,后面是具体细节。为什么要写这些?因为后面的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发展的。如果不是如此拮据,后面的故事可能大不一样了。第二段开头就说:“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一句特别重要,表现了她的基本性格特征,决定了她对待于勒态度的必然性。要是她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她就不可能那样对待于勒了。因此这两段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作的铺垫。第三段开头就用了一个“可是”进行转折,直奔主题了,故事拉开了帷幕——渴望于勒归来,热切地盼望了十几年,可是音信全无。为什么还不死心呢?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引人去读下文。第二部分逐步解开了谜底。通过插叙简略交代了于勒离开的原因,接着详细描写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原因,以及他们这时对待于勒的态度。朝也思,暮也想,等待了十几年,就是不见于勒回来。为什么会如此?又是一个悬念。第三部分进入了高潮,终于见到了于勒。遇到于勒,纯属巧合。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但这种巧也必须符合逻辑,有其必然性,否则就显得荒唐,难以置信。去哲尔赛岛旅游是促使他们碰面的契机,否则他们可能永远见不到面。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他们一家为什么要去哲尔赛岛旅游?于勒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他们哥俩怎么会相遇?这一切都是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原因在前面有所铺垫,就是于勒带给他们的“福音书”,也就是钱的诱惑,才导致了这种巧遇。后面一系列故事都是由此引出的。悬念解除了。


  然而,面对一贫如洗、穷苦潦倒的于勒,朝思暮想,等待了十几年的于勒终于见到了,如何对待他,这是对菲利普夫妇灵魂的拷问。他们的感情急剧转弯,马上翻脸不认人,至亲骨肉形同陌路,千方百计避而远之。作品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揭示,给读者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菲利普夫妇两个,但也不是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主次详略之分的。重点是克拉丽丝,作者在她身上着墨最多,菲利普还只是起着陪衬作用。唯利是图,嫌贫爱富,自自利,冷酷无情的人性弱点在她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我的叔叔于勒》发表于1883年,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