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导向式教学法的《商品学》课程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基于行为导向式教学法的《商品学》课程教学

施晴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摘要:《商品学》课程在高校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主要基础理论课。《商品学》课程教学创新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全面发挥师生互动作用等观念全面贯彻到人心。很多研究人员对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具有的作用提高重视程度,同时和《商品学》课程教学创新进行有机整合。文章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商品学》课程教学现状,其次探讨了行为导向式教学法在《商品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商品学》;行为导向式;教学模式

当前,“填鸭式”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经常使用的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与自我思考产生不良影响。我国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针对高等教育重点强调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增强行为引导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一、《商品学》课程教学现状

《商品学》是我国高校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将商品学总论作为核心开展,涵盖了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分类、商品养护、商品包装、商品检验及商品质量管理等内容,主要目的是增强与培养学生的商品学综合知识和实践能力。商品学内容与很多方面的内容存在直接关系,如:食品、日用工业、纺织及家电等,拥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当前,《商品学》课程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首先,在我国经济管理类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中均开设了《商品学》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专业课程的快速发展;其次,《商品学》拥有庞大的课程体系,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商品标准、商品质量管理及商品养护,是高校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当前,《商品学》课程教学在各个方面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材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构建、实践教学及课程安排等。首先,因为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商品学》这门课程体系更加详细,很多专业与课程都被逐渐划分出来,逐步加强了专业化培育学生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品学专业师资队伍,导致非商品学专业出身与跨学科专业师资强制担任商品学课程教学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及课程需要的能力存在很大的矛盾。

其次,《商品学》课程和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在培育和提升大学生营销能力,增强大学生对商品采购、存储、保管、检验及养护等方面的了解与提高大学生物流管理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都注重培育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增加很多的实践教学,降低了包含《商品学》在内的各种理论课所占的比重,大学生的商品学体系逐渐被切割,零散的实践教学同样没有实现良好的效果。

二、行为导向式教学法在《商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以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有关理论知识,同时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学习“商品包装”这一节内容时,融入我国社会当前现存的“过度包装”问题,将3-4个学生划分为一个讨论小组,同时讨论这个案例。指导学生同时思索与分析下列问题:怎样的包装属于过度包装?出现过度包装的因素和对过度包装需要采用哪种处理策略?学生在单独思索与探讨分析过程中,针对“商品包装”方面的 理论知识进行全面了解。该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部分问题的认知,同时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小组探讨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

《商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各个专业的培养进行有机整合,营造良好的学习与工作情景,构成良性互动。比如,教师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讲解知识时,可以挑选和学生进行密切联系的食品行业当作教学情境,营造食品加工、存储、营销及运输等内容,使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充分了解今后就业岗位潜在的问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改变角色与完成学习。在讲解“商品包装”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真实的商品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在真实的商品包装环境当中,按照商品包装设计的规则、包装技术、包装商标、包装装潢、包装标志等内容,指导学生对包装商品进行深入了解。

(三)明确教与学的目标

将教师与学生交互作为主要内容,确定教和学的主要目标:首先,教师需要严格评价学生当前所在的学习阶段与能力水平,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深入探究学生接纳学习的方法,确定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及社会能力的达成目标。教师在《商品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对学生的学习拥有指导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教师需要严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内容及学生认知,加快课程学习的进程。其次,学生依据教师给予的学习目标与自身具体状况,将关键能力的提高作为核心,进行探究性、集中性及自主性学习,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

(四)实施计划

每个小组管理《商品学》不同模块的学习以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原定方案促进工作,同时加强对质量的管控,防止盲目性、阶段性的做好各种工作。除此之外,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需要协同合作,确定每个学生的任务,在学生协同、合作过程中优化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能力。教师在学生实行学习计划过程中担当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以便于参加学生讨论、学习的身份,协助学生更改学习进度和节奏。

结论

行为导向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师生互动、能力本位的特征,在加快《商品学》课程教学创新和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正与干预行为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改善高校高校基础理论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行为,为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与推动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加快《商品学》课程转型和升级尤为重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学习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拟定与实行学习方案,全面发挥评价作用,建立完善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黄榕.行为导向式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速读旬刊,2017(7).

[2]郭家彬.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明日风尚,2018(8).


姓名:施晴 出生年月:1971.09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 上海 毕业院校:西南政法大学 毕业专业: 经济法 学历:硕士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 市场营销 工作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