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小榄丰华学校 广东 中山 528415
摘 要:八大山人是我国古代画家中的巨匠。其山水画虽有倪瓒的影子,有黄公望的风格,有董其昌的特点,有米芾的天趣,但八大山人师古不泥古,广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在构图、造型、意境方面有着众多的创新之处。至言至简的八大山人绘画风格非常适合儿童山水画入门。如何把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转化为儿童山水画课程资源,怎样学习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使儿童山水画创作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笔者有感于进行儿童山水画教学的经历,对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资源引入儿童山水画创作课程进行了实践,使学生的学习山水画过程变得简单明了、生动有趣。以期能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对儿童山水画创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八大山人的山水画 儿童山水画 创作 启发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渗透儿童山水画教学的背景与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八大山人学”兴起,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与欧洲天才画家凡高相提并论的赞誉,八大山人的作品无疑具备了西方推崇的宗教般的大悲剧,以及孤独产生的审美震撼。
八大山人是我国古代画家中的巨匠,是元明以来写意派的大师。其山水画虽有倪瓒的影子,有黄公望的风格,有米芾的天趣,有董其昌的特点,但八大山人师古不泥古,广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在笔墨、造型、构图方面有着众多的创新之处。至言至简的八大山人绘画风格非常适合儿童山水画入门。如何把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转化为儿童山水画课程资源,怎样学习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使儿童山水画创作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我国在开展儿童山水画课程方面尽管探索性的实践已经展开,但实践运用较少,研究性的专著、文章仍所见不多。
因此笔者有感于进行儿童山水画教学的经历,对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资源引入儿童山水画创作课程进行了实践,使学生的学习山水画过程变得简单明了、生动有趣。以期能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对儿童山水画创作有所裨益。
二、对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资源引入儿童山水画创作课程中的问题的思考
1.如何把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转化为儿童山水画课程资源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流传于世的作品现在找到的已有一百七十余幅,描绘了八大山人晓峰烟树,淋漓奇古的山水人生。对搜集的八大山人山水画资源进行科学的遴选和整合,是把其引入儿童山水画创作教学的前提。
我认为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资源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山水画的师承溯源:八大山人在晚年才开始涉及山水画的题材,他的山水画主要师法董其昌、倪瓒、米芾、黄公望等大家,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八大山人山水画的落款和题识,可以看出他的山水画师承的端倪。[1]第二部分是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在其构图、笔墨、意境方面体现出八大山人的残山剩水,画风萧疏冷寂、简远平淡、空灵飘逸。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技法,将教师的个人经验与学生实践对接,运用简单明了的美术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山水画创作。
2.怎样学习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使儿童山水画创作具有可操作性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资源作为儿童山水画课程资源,教师要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特点,选择操作性较强的,容易获得的资源进行教学,这是美术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结合目前教学条件,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使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资源的采用具有可操作性。
儿童对山水画比较陌生,就此激起孩子对八大山人的山水画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世界。如问:“八大山人是八个人吗?”,当学生说是,但不知道哪八个人时,我笑了,介绍八大山人其实只是一个人——朱耷,号“八大山人”。接着讲述八大山人的生平:“朱耷是中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他的一生命运坎坷,留下许多有名画作,朱耷出生于明朝皇室家庭,从小聪明好学,8岁时便能作诗,11岁能画山水画,19岁时遭遇国破家亡的沉痛变故,被迫遁入空门。朱耷晚年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作画,落款八大山人,将四个字连在一起写很像是哭之笑之,以此表达朱耷对人生境遇的感悟,而这幅《河上花图》作品是八大山人隐喻自己一生境遇的集中概括。”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八大山人,理解他的绘画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观看央视网视频《国宝档案》朱耷《河上花图》(图1)。[2]
图1 朱耷《河上花图》
笔者让他们欣赏了倪云林的《山水立轴》(图2),然后让他们欣赏八大山人仿倪云林的一幅山水画《仿倪云林山水轴》(图3),并让学生猜猜是不是同一个画家画的。当告诉学生答案:“不是同一个画家,第一幅是倪云林的作品,而第二幅是八大山人仿倪云林的作品,并且这幅《仿倪云林山水轴》拍出8400万元,成为史上最贵中国画。”学生们纷纷发出赞叹惊呀的声音。让学生懂得八大山人并不刻意追求原作的形似,而是师前人之心,创造性地仿。学生一开始对于自己能否临摹出相似的山水画很是在意,后来懂得了临摹作品应该师古不泥古,创造性地临摹。接着笔者让学生欣赏了同龄孩子稚拙的山水画作品,让他们对画山水画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和大师画得一样好,甚至能青出于蓝。如此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设施,使得儿童山水画教学手段多样,使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资源的采用具有可操作性。
图2 倪云林《山水立轴》 图3 八大山人 《仿倪云林山水轴》
三、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渗透儿童山水画创作的方法
学习八大山人至言至简的绘画风格。不论笔墨的表现、造型的提炼,还是构图的经营,八大山人都在匠心营造、表达残山剩水,体现其“一简二拙”的魅力画风。儿童通过临摹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学会山水画的用笔用墨、造型表现、构图关系等相关技法表现,与情景教学、教师示范、写生练习、创作等相结合,营造一个儿童运用各种器官,听、看、画感受山水画中的景物的氛围。
学习八大山水画笔墨特色
笔墨作为最基本的绘画语言,作为中国画灵魂的重要载体。绘画大师潘天寿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八大山水画最突出的笔墨特点是简约、枯淡、雄豪。
简约体现在画中物象稀少,形象简洁,笔墨凝练。八大山水画描绘景物通常只用寥寥几笔,就能写出对象的神韵,如树木枝疏叶少,或勾几个松针,或圈几个圆叶,甚至一个墨点就可以代表一棵树;山石多用勾勒,很少皴擦,更无渲染,远山一抹带过,亦真亦幻,空灵飘逸。这种简净凝练的笔墨技法,降低学生表现的难度,增强他们对水墨的兴趣。
枯淡体现在八大山水画多为纯水墨之作,很少用色,画面笔墨淡雅,萧疏空灵。八大山水画中多枯笔勾勒,干笔皴擦、点染,笔墨枯淡粗糙,使我们感觉其山水干裂秋风,渲染出无尽的荒寒和孤独。因此在学习这种技法时,要求每个学生必备吸水纸或吸水布,并提出一个游戏规则,看看谁的水桶里的水最干净。使儿童个个跃跃欲试,体验水墨相溶的乐趣,在画画时就比较认真。
雄豪体现在八大山水画笔酣墨饱,浑厚苍劲。八大内心充满着豪情壮志,激荡着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并得益于其书法的滋养,喜欢中锋用笔,是真正“写”出来的灵魂之作。其山石、枝干用长线勾勒一气呵成,笔墨豪放,一挥而就。引导儿童养成心中有画的习惯,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画画时胸有成竹地下笔,如写书法般一气呵成地画出物象。
清画家唐志契云:“临摹最易,神气难传;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因此在儿童一开始临摹时,学习的是八大山水画的韵味,不求与范画一致,(图4、图5)如学生临摹八大山人的作品虽然笔墨掌握还不足,但具有自己的特色就好,从而提高儿童的山水画笔墨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图4、图5 学生临摹八大山人的作品
学习八大山水画奇特的意象造型
意象造型是八大山水画的鲜明特色。“八大山人的取物造型,在写意画史上有独特的建树。他既不杜撰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甘写极目所知的‘表象’。”[3]八大的花鸟画中,鸟、鱼、猫、鹤似乎都具有人的性格和情感,在其山水画中,山石、树木也具有这一特点,或孤独,或苦闷、或悲愤。八大的山水画更多显示一种残山剩水的特点,其山是荒芜的山,残破的山,是大明王朝衰败灭亡的山河。而水有的好像即将干涸,有的好像凝冻成冰,水没有流动的感觉,展现荒寒、冷寂、萧条的景象。八大山水画中的树有的直冲云天,像舞动着刀枪的战士;有的佝偻着身躯,似诉说着往事的老人;有的小树依偎着大树,如和睦相爱的一家人……自五代以来没有哪个画家能像八大一样,塑造出如此神态各异、情感丰富的树木形象。其石头有的似钢筋铁骨,林立崎峋;有的悬于高空,奇险无比;有的枯笔干墨,荒寒冷寂。有时用方笔,有时用圆笔,有时用披麻皴,有时用折带皴,最突出的特点是造型奇特,筋骨裸露,以此作为士大夫君子品格的象征。
八大的山水画描绘的不是现实世界的景象,而是他心中的山水世界。[4]绘画形象的意蕴不在形象本身,而在于画家赋予它的情感性,一枝一叶总关情。如笔者把树比拟为在岸边送别亲友的人们,粗细不一的树枝犹如在挥动着的手臂,应该用细线画出,再画出圆圈、三角、点来表现树叶。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又如在教学生画山石时,先告诉学生山石可以随意发挥,山石没有固定的形状,在它的身上可以随意点(雨点皴),也可以擦出弯弯的线(披麻皴)。教师的美术用语生动形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图6、图7、图8)如学生这样把临摹取得的技法与学生自身感悟结合起来,把绘画意图表达出来。
图6、图7、图8 学生的儿童山水画创作作品
3.学习八大山人的构图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在构图形式上,有一部分采用全景式构图,更多的采取“马一角”、“夏半边”残景式构图(截取式构图)和元代倪瓒的三叠二段分疆式构图。八大山水画在构图上“因心造境”,注重自我内心的表现。八大的全景式山水令人感觉的却是更为广阔的荒寒、寂寥。八大山水中的树木稀少、零散、且枯树残枝,画面空无一人,烘托出萧瑟冷寂的气氛。群峰的形状各异,排列杂乱,有的向一边倾倒,画面重心偏移,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动势,让人感觉危险重重。其残景式构图是八大山水画常常采用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迎合了八大的心理与情感需要。八大身为明室后裔,眼看国破家亡,其内心比南宋四家更悲痛,更苦闷,所以在其山水画中常常采取“一角”、“半边”的残景式构图。八大崇拜倪瓒,倪瓒的三叠两段的分疆式构图就是八大山水画广泛采取的构图方法。三叠两段的分疆式构图采用平远的视角,使画面空间深远,使观者驰骋心怀,荡涤烦恼忧愁。八大的笔墨比倪瓒更粗疏淡雅,意境更荒寒孤寂。
山水画的难点是构图,学会把握将近、中、远三个空间的物体安排好。如学生在创作时,画面的物体不是太小就太大画到外面去了,或者物体之间的比例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示范辅导,正确引导儿童解决问题,如在下笔前先在宣纸上用指甲定下物体的位置,鼓励学生不要怕失败,抓住画画对象的造型和神趣。为了让儿童思维的发展和创新,在创作时选取儿童生活中一些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如家人和朋友、公园、喜欢的动物形象等,如学生创作的《和美公园》(图9),拉近儿童与山水画的距离,画出儿童内心的东西。
图9 学生创作山水画《和美公园》
结 论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笔者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作品的学习、讨论、创作的过程,受益匪浅。八大的山水画不管从艺术风格还是表现技法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构图、造型、意境方面有着众多的创新之处。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特点,提高开发山水画课程资源的能力,使儿童山水画创作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儿童山水画教学的探索,路还很长。只有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使传统山水画资源与儿童山水画结合的教学统性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八大山人书画鉴赏》,邵仲武,张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82页。
[2]http://tv.cntv.cn/video/C17605/3e1b98057d4b4cbe8b14a118407fd329,央视网视频《国宝档案》之朱耷《河上花图》。
[3]《八大山人纪念馆编.八大山人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页。
[4]《残山剩水 地老天荒----八大山人山水画探析》,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