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2
/ 2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雪娇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偏于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错位、与实践脱节,教育工作者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所欠缺,发展性和补救性教育不平衡等问题。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水平、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和补救性教育平衡发展,才能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各种校园事件,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起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引导。本文就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措施方面加以探讨,供大家参考。

1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类型

大学阶段是由青少年步入社会的过渡期间,在这个阶段,学生们的思维逐渐独立,产生其特有的世界观。开始向内心深处认识自己,也开始向外接触社会。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情感充沛,却难以很好控制情绪。也正因如此,许多心理层面的问题油然而生了。总体来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情况是属于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此种问题相对比较普遍,总的来说程度不是很严重。可能来源于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或者因为情感打击、精神上的紧绷等导致问题的出现。而大学期间又是学生们步入社会的第一步,由少年趋向成年,从高中的高度集体生活中解脱出来,面对着更多选择,遇到的问题和身上要承担起来的责任也更多。环境适应能力薄弱,难以处理人际管理,产生恋爱困扰,沉迷虚拟网络世界,就业和升学压力大……这种情况是很普遍性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之中的,约占我国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一般性成长心理问题。另一种相对来说更严重一些,约占我国大学生总数的十二分之一。这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也可能出现了相当程度上的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有可能是情感受挫,家庭教育出现问题,过于自我中心,或者自尊被严重打压,环境适应能力差,使得学生们产生了孤单、焦虑、自卑、抑郁、交际困难等倾向。

2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结合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除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外,二者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也可以进行融合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思政教育的方法或渠道,采用相似的教育手段来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互通。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两项教育工作可以相互借鉴经验,通过分析和整合开辟出更多教育路径,同时也能创新更多教育方法。一方面,要对这两项工作的工作体制进行完善和健全,主要包括教育指导、咨询自助等多个方面,使两项教育工作不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得到有效地融合,并在教育渠道和指导方法上相互借鉴,从而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一、二课堂中向大学生传授各种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法律基础、思想政治、哲学理论和道德修养等等,然后将两种课堂结合在一起,增加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并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5]。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社会中的各个行业,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企业文化、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等,通过切实的体验提升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使学生将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学习和观看他人辛勤工作的日常,可以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积极乐观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品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和奋斗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有利于学生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进而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此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士到校园中开展讲座、辩论会等活动,既可以为学生普及各种心理知识,也可以为学生分享人生经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辩论、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思政理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树立正确思政观念的重要性,并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2.2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起来

大学生活虽然脱离父母的身边,相对独立起来,但当代大学生都是九零后的独生子女,心智都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父母,这样就给高校与家庭之间配合教育提供了有利渠道,高校可以把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及时传递给家长,通过家长的配合对学生起到双重教育作用,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避免以往高校因为大学生在学校犯事之后才通知家长而引发的诸多双方不愉快事件的发生。

2.3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衡发展,发展性与补救性教育并重

“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是培养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消极方面是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积极方面即发展性教育,消极方面则是补救性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平衡发展,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并重。1)发展性教育可以更大程度发掘大学生的潜力,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最大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及时运用发展性教育,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大学生的心理认识过程,覆盖全体大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2)重视发展性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补救性教育的作用。相比起还未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明显暴露出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教育,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给予他们科学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障碍,解决他们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恢复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2.4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期间的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更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推展。可以依据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教材为蓝本,再结合校园生活进行一些改编。这样既不会加重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又可以普及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既可以解决一些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和同学互相倾诉增进友谊。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除了简单的科普知识之外,还可以多频次展开一些有趣的活动课。比如可以匿名写出纸条写下自己最大的压力来源,收集进入小罐子里,每个人随机抽取出一张来大声的喊出来,折成纸飞机在操场上将所有的不愉快放飞,再统一回收进入碎纸机。

结语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网络世界的诱导性和大学生活的复杂性逐渐导致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上的善变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增多。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层面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全方位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

参考文献

[1]梁杰华.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1):162-164.

[2]赵萍.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81):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