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发展掠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中国歌剧发展掠影

毕光锐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中国的歌剧领域发展也更加正规化和具有生命力,从民族歌剧逐渐发展出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中国独有的文化风格。因此,本文将介绍中国歌剧的几个发展历史阶段和当前现状。

关键词:中国歌剧;发展历史;现状研究

引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在不断和传统文化和乡土主体的碰撞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火花,在艺术家们不断的探究过程中,真正赋予了中国歌剧以个性化的特征和更开阔的内涵,促进了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舞台。

  1. 中国歌剧的早期萌芽与起步

中国歌剧的萌芽期可以回溯到上世纪20年代,是从欧洲等国家流传而来的,且经历了一段融合时期后才真正被中国的民众所接受。在那个时期,国内的民众广泛更偏好于传统的戏曲节目等,在“五四运动”结束之后,在黎锦晖的大力支持之下,创作出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作品,其中将民族的特色风格和欧洲流传的歌剧表现形式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使中国歌剧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萌芽发展。在上世纪30年代,聂耳和黎锦晖的社团进行了艺术上的合作,也使得歌剧艺术对国内的音乐艺术家们开始逐步产生了影响。在1935年,由聂耳和田汉共同完成的作品《扬子江暴风雨》当中引入了歌曲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剧情的发展和对主题的诠释[1]。在中国歌剧的不断融合发展过程中,在延安地区由冼星海与李伯钊等人将歌剧形式结合到农民歌曲的题材创作当中,谱写出了《农村曲》与《军民进行曲》等经典作品,且由于毛主席对于延安地区文艺事业的支持,这种秧歌剧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也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接受。

  1. 中国歌剧的第一发展期

1945年的作品《白毛女》将这种秧歌剧的形式真正的发展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歌剧,较好地平衡了西方歌剧艺术形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在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当中,《白毛女》的历史地位必须要予以刻记。同时期,国内也出现了一批技巧性较高的歌剧演唱者,包括了李波、孟于等在学习西方歌剧演唱的过程中保留了一些独特的呼吸技巧方式,又系统性地学习了戏曲等民间音乐的唱法,在技巧上形成了独特的融合,构成了当时较为流行的“综合唱法”。在1949年之后,国内的一些音乐艺术家们能够在更加稳定的环境下积极学习欧洲歌剧更深刻的内核,在和本土艺术相互融合的过程当中,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探索,也真正迈入到了第一个发展时期。在1953年,中戏主创作的《小二黑结婚》曲目以中文的音韵特点、戏曲的念白表现和歌剧的宣叙调形成了一定的融合发展,且使音乐更好地为人物形象的刻画而服务[2]。在1958年,由湖北实验剧团首排的《洪湖赤卫队》以荆州花鼓戏作为主要的创作灵感,赋予了作品以乡土化的人物形象,备受民众好评,并在第二年正式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柯山红日》、《满江红》和《红色娘子军》等经典且优秀的作品也同时作为了献礼剧目演出,成就了当时国内歌剧发展的第一个重大时期。

  1. 中国歌剧的第二发展期

在1979年,国内的歌剧发展正式进入到了第二个高潮时期,且此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价值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也更多的和一些民族特色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如《启明星》就是土尔扈特民族在回归之后创作的一首民族歌剧作品,在融合蒙古族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忆娘》是由侨胞创作的歌剧,蕴含着热切赤诚的爱国情怀。在第二个大发展的阶段里,较好地总结了以往对于国内歌剧的创作经验,且为后续的蓬勃发展与壮大,形成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1981年,由辽宁歌舞剧院创作的《情人》引领了第二阶段的艺术成就不断上升,尽管其表现的形式上更靠近国内歌剧发展前期,但是在内核、故事处理和音乐改变上极具个性化,也被当时的剧协予以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其是“艺术上较为完整、协调的歌剧作品”[3]。在《情人》当中有一个片段,女主人公的演唱中没有歌词,只有一段吟唱,但是其曲调的婉转对于表达其等待情人的心境有较好的表达。在1984年,有南京歌舞团创作的《芳草心》不再将主体局限在传统文化和乡土民情的领域之内,而是积极探索了在80年代年轻人的生活,赋予了作品以更大的自由度,整个延长阶段更加清新,在曲章的设计上也更具有巧思。

  1. 中国歌剧发展的危机

在民众审美意识的多元化觉醒,民众可以获取艺术作品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特别是通俗文艺和流行歌曲等给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1976年之后创作出的歌剧作品在数量上猛增,但是缺少了前辈们对于歌剧内核的不断探索,作品质量有所下降,这也是导致歌剧发展危机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进行歌剧的创作时不是单纯的使用新的形式对传统的故事的复述,而是要从新的角度进行展示,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和更多的内涵。国内歌剧艺术所面临的发展危机也引起了当时艺术从业者的关注,在1984的《歌剧美的探索》当中不仅揭示了歌剧艺术创作的核心要点,还分别从五个角度对歌剧展开了详细的剖析,引起了行业深深的思考

[4]。在歌剧的创作当中,剧本、音乐和演出缺一不可,且必须要处理好其相互的影响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歌剧艺术形式的优势。在国内歌剧的研究逐渐向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能够振兴歌剧的作品和歌舞团等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也正式迎来了其第三个发展的高潮期。

  1. 中国歌剧的第三发展期

在1986年,全国的歌舞演出团和歌剧院汇聚在长沙进行了交流演出,展现了各类歌剧创作题材,也为行业注入了富有个性和新意的发展力量。在这次交流演出结束之后,随着中国艺术节的诞生,全国各地的表演者们真正开始探究优秀的中国歌剧,创作出了《爱与火的四重奏》、《原野》等经典的作品,其情感之饱满、人物之鲜明、曲调之个性都深深吸引了民众。在《原野》当中,金湘将多调性设计的方式和片段式的歌剧演出结合在了一定,并在作品中使用宣叙调作为始终贯穿的主调,在丰富了音乐特性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作品展现的延伸与拓展,使用了念白、吟诵等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刻画故事情节,使作品的内涵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这些新作品的演出当中,表演者的技巧性也在不断提升,除了歌剧和戏剧的唱法之外,还吸收了美声的特殊技巧,可以直接将超高音和剧情的高潮完美融合,使中国歌剧真正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当前的歌剧发展当中,其结构形式更加的开放多元,也诞生了许多新歌剧的体系设计,也真正地将中国歌剧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1. 结束语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经历过高潮阶段也遭遇过危机和低谷,但是在艺术家们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形式革新影响之下,中国歌剧较好地吸收了西洋曲调的优势,和本土的创作主题和演唱技巧等形成融合,真正促使中国的歌剧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春娟.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近现代报刊为依据[J].民族艺术研究,2018(03):101-112.

[2]席若卉[1].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分析探究[J].新丝路:中旬,2019,000(004):1-1.

[3]席若卉[1].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分析探究[J].新丝路:中旬,2019,000(004):1-1.

[4]臧海萍,贾慧.从歌剧《白毛女》的"重生"看中国经典民族歌剧的继承与创新[J].四川戏剧,2019,000(003):55-5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后调性歌剧中的结构对位。项目编号18YJC760092

毕光锐(1986-)男,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