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丰县委党校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 445600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9月26日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全国上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进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成体系、经营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一、产业园的建设背景与现状
马倌屯村位于咸丰县东部,距离县城13公里,距离忠堡集镇6公里。国土面积约9平方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8户1127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平均海拔740米,处于高山之间形成的盆地之中,生态优良,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86.6%。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261亩,林地面积9910亩。
“十三五”期间,忠堡镇纳入咸丰县县城总体规划,全镇将重点打造咸丰—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咸丰余杭现代农业产业园、忠堡大捷红色文化产业园“三园”。马倌屯村于2016年开始规划建设咸丰余杭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期规划涵盖整个马倌屯村,面积1300余亩。园区按照“农旅融合、以农为主”的发展思路,规划定位为:现代研发育苗中心、农业科普示范中心、文创农业展示中心、智慧农业数据中心、城郊乡村旅游中心。园区发展借助余杭区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和大力支持,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以企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进行以商招商,多家企业抱团发展的模式,产业园逐具规模。
二、产业园的脱贫致富经验
(一)发扬以干求助,让筑巢引凤的基础实起来。马倌屯村以干求助,在自身努力奔小康的同时积极争取余杭对口帮扶和国家农业部的资金和智力支持,为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安上了助推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州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引导群众将耕地流转入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全村领先完成土地托管850余亩,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引进企业开展村企合作、联合打造、抱团发展,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加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成村级水厂1座,建成标准化大棚42个,连体大棚17个、智能温室大棚1个。
(二)引进源头活水,让脱贫致富的思想立起来。该村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过程中,大力实施“党性+农技+X”群众教育培训模式,以村两委干部、党员、致富能手、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培训重点,以提升思想素质、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培训实效为原则,以余杭结对帮扶咸丰为契机,把专家、教授、农技指导员请进村教,把村民带到余杭、高校、县级党校、先进示范村实地学,最大限度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掌握现代农业种植的相关技术。近年来,该村平均每年培训3000余人次,内容涉及党的理论知识和路线方针、法律法规、现代农业种植、现代养殖、全域旅游、家政服务、厨艺与现代礼仪、妇女健康等方面。“培养一批干部,造福一个村;培养一批党员,带动一方群众;培养一批能人,带活一批产业”的雁阵效应不断凸显。
(三)创新利益联结,让村民在意的荷包鼓起来。马倌屯村坚持创新利益链接方式,建立了“1+1+N+X”的产业扶贫利益链接模式,即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家,托管村级所有土地1300亩;签约龙头企业1家,招商合作企业N家,带动贫困农户若干。在该利益联结模式下,马倌屯村民可以获得“五金”收入:一是园区务工有薪金,村民在园区务工按70-120元每人每天,年收入约2-3万元,同时进行劳动能力转移,剩余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二是土地托管有租金,村民将可利用土地按每亩500元进行托管出租,每两年递增50元,700元封顶;三是股民分红有股金,村集体股份合作社通过出租集体设施、土地等资产获得的资金70%分红给村民;四是农家经营有现金,农户开办农家小吃、民宿、庭院经济等,在乡村游的带动下获得可观收入;五是惠民政策有补金,在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村民享受到了地力补贴、生态补贴、星级农家乐补贴、民宿补贴、危房改造补贴等相关惠民政策。
(四)实施环境整治,让浓缩乡愁的庄子美起来。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该村以留住乡愁、美化村庄为目标,按照“三清(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四改(改厕所、改厨房、改水、改卧室)、五加(加庭院、加标识、加菜园、加文化、加WIFI)”的理念,全力推动环境整治,动员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以土家传统建筑风格为主,遵循“统一协同、朴实自然、美观舒适、凸显特色”的原则,推进民居改造,充分结合当地地形,依山取势、依水逶迤,营造一种纯朴、素雅简洁的美感;结合危房改造民居改厕、改厨、改圈,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两套,实施农村生活污水联户或分户无害化处理;注重村民房前屋后绿化、美化、亮化,实现全村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按照节俭高效、美观大方、和谐适用的原则,菜地、花园、果园相融的理念,将庭院经济打造成旅游观光的精品、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三、咸丰余杭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脱贫致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更新发展思路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咸丰余杭现代农业产业园用现代发展理念创新农业组织模式,积极推进农村三资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求的重组,村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转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效激活农村劳动力,实现富民强村。目前,边远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村民的观念仍然相对滞后,对传统土地耕种模式有较大的依赖性,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对村民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换血”,从理念到实用技术全方位更新,引导农民对土地进行有效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值和经济效益,并以现代农业为中心,拓展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的休闲观光旅游业态。
(二)突出产业惠民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马倌屯咸丰余杭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村民和村集体得到了实惠,实现了村民、集体、企业互利共赢。在贫困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以农民为主体,以脱贫致富为目标,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产业振兴为全面小康提供持续性的物质保障。要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带动农村资源要素流动和转化,赋予村民更多的财产权。要以现代农业为抓手,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发挥农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拉伸产业链,拓展新业态,让农民在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中增加创业、就业机会,增加村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收入。
(三)加深产业融合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马倌屯村依托山谷、良田、乡居等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度假融合发展,开发了一批“农旅”“硒旅”“林旅”“康旅”等新产品,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贫困山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农业的非传统功能,做好“农业+”文章,以农业非传统功能培育新业态,创造新价值。充分利用农村田园、乡土文化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拓展一批休闲、体验、民宿、避暑、文创、观赏、运动、探险等新业态。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加快农副产品加工提档升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服务,构建集“加工、科技、循环”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