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和建党百年以来文化使命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4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和建党百年以来文化使命的探析

张堃

(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6 6 )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重要理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是完成中国文化不断由传统的逻辑向现代的逻辑的转型,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先进文化建设的引领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使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一切生产生活实践都是为着一定价值的,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和支配下进行的。以价值观这个人与社会都绕不开的问题为视域,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理论为指导,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命的探析,一是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哲学正确;二是出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政治正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蕴含于他们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体系之中,论述了社会分工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系,阐述了文化活动与物质活动的相互作用,指明了无产阶级推动文化发展所担负的使命以及基本策略。


  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迄今为止,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都不一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倾向于认为广义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合,也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性的一切现实产物和思想成果。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阐述了文化产生的过程:“劳动本身经过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了。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之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和航海。伴随着商业和手工业,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法和政治发展起来了,而且和它们一起,人间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宗教,也发展起来了。”[1]通过阐述文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对文化产生的过程有了独到的表达,正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各种文化形态产生,最后也就对应的产生了从事文化生产活动的“文化人”(知识分子)。

首先,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认为文化是多元复杂性以及属人性的。它涉及到科技、文艺、伦理、宗教、军事等各个方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凡是谈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那就是“人”。人是文化产生、发展和成熟的动力,通过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即不断发挥人类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创造了人类的历史文化,人作为自然自觉的类存在物,在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自然打上了人类的烙印,从而促使“自然的人化”,而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又使得原始状态下的自然使人“人化”,这种“人化的自然”也就是对文化本质的定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承认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而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其中文化活动和物质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全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的历史。恩格思在马克思墓前的一段讲话中就这样高度赞扬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2]同时,文化活动又反作用于物质活动,从而推动着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科学的、进步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人类只有不断的把握更多的客观事物,掌握更多的客观规律,才更有可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此外,文化又源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而文化的这种客观实在性决定了文化是可以改造和建设的。我们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来正确引导其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由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现代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期,就肩负着实现民族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4]在“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更好的实现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创造性的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建设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符合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化使命”,并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5],这个新的“文化使命”具有着深厚的历史逻辑。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是社会意识形态,也是文化系统中精神而又抽象的理论层面的文化。正如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6]在当代中国,“化人”之“文”必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文化。

无论是十九世纪末期中国救亡图存亟需新文化,还是到了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再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百年来的文化使命的历史逻辑决定着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担负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

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党延续“五四”新文化传统,倡导民主与科学,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不断开展大众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文化,从而促进了进步文化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播,其思想成果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中。建国后的28年,我国的文化建设既有功绩也有过错,好的在于比如建立起各种以及技术类、艺术类学校,还有实行的“双百”方针等,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混淆了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忽视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从而最后致使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沉重灾难,但总体来说党为追求现代型的先进文化体系的方向从未改变过。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改革开放”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不断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而形成政治开化、文化兴盛、社会安定有序的局面。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我们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总体布局界定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再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六大以后,逐渐形成了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再到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式形成。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灵魂,文化建设的好坏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马克思所提的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又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从多极世界秩序与文明史分析,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科学革命的成果,从机械论到物理化学革命,然后进入到生物学革命,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部、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这些矛盾问题,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去化解这些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党要把握的文化使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好的更新和完善我国的意识形态。当今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针对“文化入侵”、”“颜色革命”等等各种把一切的阶级矛盾分化成种族矛盾、性别矛盾、宗教矛盾从而把资本家隐藏其中,这就让技术博弈、话语权博弈、理念博弈显得极为重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好宣传先进思想文化的工作,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时代新人,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统之美,离不开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滋养,更需要时代潮流赋予的源源生命力,新时代的年轻人,有飒爽驭国风之姿,更会融合时代精神,用热爱书写中国传统的全新篇章,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他们身上更见自信、自强的力量,我们必须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时代的年轻人,扛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旗帜,青春担当文化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合引领世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当今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是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太多,恐怖主义此起彼伏,贫富差距不断拉大,2020年世界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世界各个国家没有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之外,习近平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7]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负责,对人类未来的幸福生活负责,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为人类能够进到大同境域而不懈奋斗,苦寻出路,让中华文明同全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为人类走上先进的文化发展道路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三、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看中国,中华民族日益靠近伟大复兴目标,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创造。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开启文化强国建成的新征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能够得到彰显。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孕育和培养了我们党的文化自信,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融合起来,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说,增强文化自信的主体意识性意义重大,有学者提到“对一个民族来讲,主体性是‘民族自我’,对一个国家而言,主体性是‘国家身份’”[9],因此只有确立起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乃至中国自信,文化自信才有根基。

二、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0],这指引了我国当前所要建设精神文化设施的大方向。我们当前要通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并且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以及博物馆等来开展“四史”教育,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类走出文明困境的文化领导主体,必须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党在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中,从“精神文明建设”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提高文化软实力”再到“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都是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成果。可见,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将经验提升为文化理论,再运用到具体实践中的过程,就是自觉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过程,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说明我们党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自觉地探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不断拓宽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总结文化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提高了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




结语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出高度的文化主体性,在致力于中华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的同时,合理关切21世纪人类文明走出困境和世界共产主义的前途命运,彰显出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力自信。中国共产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承和运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文化创造和文化进步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3] 恩格斯.《反杜林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08.

5] 习近平.《决胜全民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7] 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9] 郭凤志.《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主体意识及话语体系创新》,《红旗文稿》2015年第26期。

10]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