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闽江小学 150090
摘要: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体育运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传统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在小学体育课堂实践,分别从“有效运用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创设体育情境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渗透”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小学体育;实践
正文: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产物,其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在我国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娱乐性符合我国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教师自身不够重视体育课,甚至将体育课让给其他学科的老师;且体育课形式单一,无非是做一些体育课间操,简单热身后即解散,导致学生厌倦如此的体育课。而新课标内容指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中蕴藏了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与项目,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课之中,可以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体育课,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达到在快乐之中锻炼身体的目的。
一、有效运用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方法
据了解,我国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不分学生体育能力水平进行相同的教学目标,这影响了学生的独特性,这就需要改革我国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在引入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同时,开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体育技术能力的同学开展不同的教学任务,以此来达到所有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中都有收获。
如对身心强壮的男同学,教师可以组织其开展“拔河”的传统活动,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拔河的历史意义,拔河的历史来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楚国,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开展拔河活动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针对身材娇小的女同学,教师可以引导其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跳绳活动,“跳绳”也是一项历史极为悠久的活动,在唐代被称为“透索”。近年来,跳绳得到全球迅速发展,呈现了组织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特点。在开展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心素质不仅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学生也可以很好的体会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
二、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文化教学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在开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看到相关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中的参与度。
如可以在体育课堂之中融入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体育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有关武术的视频播放出来,包含:武术的12个基本动作,摆拳、撩拳、穿掌、架拳等,教师可以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做出以上动作,使学生更直观地观看动作形状。武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体育活动,教师可以为其详细地讲解发展史:最早源于原始社会,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个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教师还可以做出一些简单动作,如抱拳礼敬师礼、入学礼等手势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播放有关我国武术视频,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武术”这门传统文化、懂得武术的含义,以及练习武术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三、创设体育情境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渗透
近年来,体育情景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具体含义是:在体育课堂开展之前播放有关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视频,改变以往直接授课内容的方式,而是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具体相关的情景,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深刻认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来源。
如可以适当在学校体育课中开展足球课,开展足球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我国足球运动员在奥运会中的精彩表现,中国女足4:4战平赞比亚。并为其讲解足球这一门运动的历史来源,足球起源于我国古代,“蹴鞠”是古代训练士兵的手段。“蹴鞠”在唐宋时期达到高潮,一直流传至今,演变成为世界大众运动足球;还可以在体育课堂之中将足球比赛中违规现象讲述给学生,如吹黑哨,是指比赛中裁判故意偏袒一方,未公正的执行比赛的现象,教师应为学生讲解这两种行为将会严重影响比赛的公平性,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教导学生在足球比赛中要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对于部分队员在比赛中大打出手的现象,教师应杜绝学生效仿,纠正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教师在教授体育技巧的同时,还行潜移默化地灌输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我国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小学体育课堂之中。在平时体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培训外,教师也要借助新兴网络技术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将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在开展体育课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
参考文献:
[1]张亚平. "民族传统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000.046(2016):115.
[2]刘岚, 罗建明, and 文群岗. "中小学开展民间传统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4(2011):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