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琵琶启蒙教育阶段是琴童习琴的关键时期,但就我国琵琶启蒙教育现状来看,教师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琵琶启蒙教师需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其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琵琶启蒙教师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师资现状、教材现状与教学现状;之后提出琵琶启蒙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专业能力、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师的美育意识;最后从传道、授业、解惑三大部分对琵琶启蒙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琵琶教学;启蒙教师;教学能力;
导言
随着琵琶音乐的不断发展与传播,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选择学习琵琶,作为琵琶学习的主力军,他们所接受的琵琶启蒙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琵琶启蒙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演奏技能、系统的理论储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良好的师德师风等,以此达到自身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琵琶艺术。本文将从琵琶启蒙教师教学发展现状、琵琶启蒙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琵琶启蒙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三个部分进行探析。
一、琵琶启蒙教师教学发展现状
1、师资现状
琵琶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双边性的活动,专业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琵琶启蒙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一名良好的琵琶启蒙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职业素质,其中包括专业的演奏技能、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逻辑层次清晰的教学体系,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与个性特点的了解和优良的教师道德品质等。
据琵琶教育现状来看,我国琴童习琴的启蒙教师可分四类,分别为当地高校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教师;城区内专业音乐团体琵琶演奏员;部分地区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所聘用的具有“学院派”背景的琵琶教师;以及城区内音乐培训机构、学校活动兴趣课所聘用的当地高校琵琶专业的在校学生。其中,大部分琴童的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在当地的艺术培训机构或是学校的兴趣班习琴,只有少量的琴童家长会选择前三类琵琶启蒙教师。具体来看,高校音乐学院琵琶教师与音乐团体琵琶演奏员的演奏技术更规范、专业性能力更强,但因启蒙教育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如琴童的上课时间、能否坚持学习等),故而这两类教师更多承担了较高学龄学生的琵琶教学;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只存在于少部分城市或地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更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在艺术培训机构或学校兴趣课学习琵琶,也说明大部分琴童的琵琶启蒙教师都是高校琵琶专业的在校学生。
这些学生常以兼职的形式在培训机构教习琴童,后期又因毕业就业、户籍区域或职业规划等问题中止教学,以致学龄儿童启蒙教育阶段多次更换老师。另外,高校音乐系在校学生本身就存在演奏技法不够规范、理论基础不够夯实、缺乏系统教学体系等问题,不同年级的学生专业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以致琴童接受的琵琶基础教育专业性不足,难以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琵琶启蒙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较多问题,琵琶启蒙教育工作者应准确的认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推动琵琶教育更好的发展。
2、教材现状
教材是课程内容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为了顺应“音乐考级”这一社会艺术水平评价形式,教师根据不同院校的考级规定教材进行针对性教学,但考级教材常以“一级”开篇,涵盖的入门性内容较少,因此要选用更基础的教材进行启蒙学习。笔者琵琶启蒙学习阶段使用的教材为闵季骞编著的《少年儿童琵琶教程》,这本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在今天仍是绝大多数学龄儿童的启蒙教材。
3、教学现状
琵琶启蒙教育是学龄儿童琵琶学习的起点,对琵琶学习的未来之路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琵琶启蒙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的内容形式、授课的逻辑等方面受教师主观性的影响较大,以致学生习琴缺乏统一性、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若更换了教师,便等同于重新开始了。其次,为了迎合社会性音乐考级、家长的不正确诉求及短期的功利性目的,教师盲目的追赶教学进度,在琴童启蒙阶段难以打好坚实基础。再次,“口传心授”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自古沿用至今的教授方式,但随着社会的科技化、信息化,该授课方式尚未与时代更好结合。最后,部分教师在琵琶启蒙教育教学中唯技术论,只注重演奏技法的教授,而忽略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非技巧性能力的培养。
综上可知,琵琶启蒙教师及其教学能力在学龄儿童的习琴之路上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培养自身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琵琶艺术的发展。
二、琵琶启蒙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不足
从前文中可知,琵琶启蒙教师的教育质量对学龄儿童习琴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琵琶启蒙教育教学的师资现状来看,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高校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学生,他们常常承担了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或学校兴趣课程的琵琶教学活动。但这些大学生因习琴时间、经历或年级的不同,演奏水平也高低不齐,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并非从小学习琵琶,而是为了考学突击拔高,并未经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理论知识薄弱、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更是普遍存在,如此程度就对学龄儿童进行启蒙教学是极不负责的。
2、教学目标模糊,内容缺少逻辑性
教学目标在一堂课开始之前就应该确定,教师的教学内容、授课逻辑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对于学龄儿童的琵琶启蒙学习阶段,明确教学目标能够促进琴童更好的学习与记忆。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两者相辅相成。
部分教师教学态度消极、敷衍,不能做到认真备课,授课前没有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以致教学内容凌乱、缺乏逻辑性,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演奏技能以及琵琶乐器的相关知识在教习时没有先后顺序、难以很好地结合,教师想到什么就教什么,学生也学得一头雾水,这样的教授与学习都难以得到持续发展。
3、教学形式单一,未能与时代结合
琵琶启蒙教育工作中还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不同的教师、不同艺术培训的组织形式所应用的教学形式不尽相同,但大部分琵琶教师都选择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在琴童启蒙阶段,“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长久地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建立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此形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探究学习能力、形式单一易使学生枯燥等。部分培训机构或兴趣课为扩大招生数量、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等问题实行“一对多”的教学形式,此模式对琴童启蒙教育的针对性较差,但也能促进学生合作探索与交流的能力。
“口传心授”是我国器乐教学最古老、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起来,与时俱进。
4、教学唯技术论,缺乏美育意识
音乐教育是教师带领学生理解美、体验美、感受美与创造美的活动,琵琶教育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育的渗透及培养,启蒙教育阶段更应如此。专业的演奏技术与扎实的基本功对于琵琶教育教学无疑是重要的,但部分教师将提高演奏技术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略音乐情感与审美方面对学生的培育,教出来的学生“只会弹琴”,对所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一概不知,这样的教学是片面的、难以持续发展的。
三、琵琶启蒙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一)传道
1、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教育与教学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教育应包括教学与育人两个部分,教师不仅承担着知识技能的教学,更承担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培育。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除了接收知识外,还常常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与思维模式,因此,教师的道德思想与行为方式对学龄儿童具有重大影响,教师应及时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思想与行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2、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琵琶教学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审美与情感的培育。琵琶音乐是美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底蕴。因此,琵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教授学生演奏技巧,而应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较高的演奏技术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音乐素养,对琵琶乐器的源起与发展、演奏流派、作品与演奏家等具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掌握乐曲的具体的创作背景、风格流派与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以及对其相关姊妹艺术有所了解。教师的专业音乐素养并非是刻意地展现行为,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在教学中自然流露的。
对启蒙阶段年龄较小的琴童来说,美学方面的培育还需要教师用合理地选择趣味性语言与教学方式,这也是琵琶启蒙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升的素养。
(二)授业
1、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首先,琵琶艺术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基本要素、基础知识必然是分不开的。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标记以及调式调性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与琵琶教学密不可分,却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完全掌握。比方来说,信息化时代我们常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获取知识,教育类学习软件更是层出不穷,2018年就有网友曝光了某软件录制的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的教学课程,教师在多个授课视频中出现乐理知识概念混淆、读谱不清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琵琶教学中也并不难看到。以此来看,倘若琴童所接受的音乐启蒙教育错误百出,那对其以后艺术之路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极大阻碍。因此,琵琶教师应夯实基础,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专业理论水平。
第二,琵琶经两千余年的漫长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演奏技法,左右手可达六十余种。对琴童来说,琵琶乐器的入门学习是不易的,而在这一阶段最关键的就是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因此教师应具备专业的演奏技术能力,向学生传授准确的演奏技巧。一位教师要教授多名学生,教师的一个错误也会不断传播影响更多学生,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演奏技能,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这份职业负责。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琵琶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终身学习是教学能力可持续的发展的动力。
2、明确教学目标,健全内容逻辑性
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师教学方法正确选择的基础。启蒙阶段是琵琶教学工作的关键时期,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目标的确立,例如,琴童的第一节琵琶课在音乐理论方面要了解哪些基础知识、实践弹奏方面要学习哪些技法、掌握哪些琵琶乐器的相关知识以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等等,这些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清楚确立,才能更好地设置教学内容。
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3、丰富教学形式,与时代相结合
琵琶启蒙教育大体可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集体授课三种教学形式。其中,“一对一”的授课形式最为普遍。在琴童的琵琶启蒙学习阶段,这一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师生之间长久地应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但此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探究能力、单一的形式易使学生枯燥等;“一对多”与集体授课的教学形式多见于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与学校的兴趣活动课程。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为扩大招生数量、减少教师薪资支出实行“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学校兴趣活动课因课程时间有限、学生数量多等现实因素实行集体授课;以上两种授课形式能够较好的营造习琴氛围,对于促进琴童之间的交流、合作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利于因材施教及琴童的个性发展,对于琴童启蒙阶段来说针对性不够。由此可见,三种教学形式都各有利弊,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将其结合互补、灵活运用。
“口传心授”是我国器乐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法,琵琶教学更是沿用至今。“口传心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我们也随之进入信息时代,琵琶教师不能仅照搬自己习琴时老师的教学方式,而是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思维,与时代相结合。
4、打破唯技术论,增强美育意识
专业的演奏技能与扎实的基本功力是支撑琵琶音乐的“骨”,教师教授琴童乐曲与演奏技法实际上也是教会学生创造美的过程。但部分教师认为掌握正确的弹奏技法就是琵琶学习的全部,这是片面的、错误的理念。如果说专业的演奏技能是支撑琵琶音乐的“骨”,那对学生情感与审美的培养就是琵琶音乐的“肉”。
琵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美育的意识,打破技术至上的教育思维,琴童的启蒙阶段更应如此,适时引导琴童欣赏相关音乐作品、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三)解惑
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都需要适当的练习,教师课堂教授的内容通过课后练习得以巩固,器乐学习更是如此。琴童只有在启蒙学习阶段坚持课后练习,才能为以后琵琶音乐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琴童在启蒙阶段怎样练琴、练习多久、练琴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养成的良好练琴习惯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规范。刚开始接触琵琶的琴童,不能过于强调练习的量,导致学生产生抵触、逆反的情绪,对学琴失去兴趣,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练琴的质量,规定学生进行分段练习、慢速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教师要制定不同的练琴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教师应结合现代化手段,通过家长录视频、线上交流等方式对学生练琴时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修正。
结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选择学习琵琶。但琵琶有着繁复的弹奏技法与丰富的艺术底蕴,入门并非易事,因此,琵琶启蒙教师与其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三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传道是培育学生道德品质,那么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与专业素养;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亦是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演奏技法、系统的的知识储备、完善的教学体系、较强的美育意识及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等授业的能力;解惑是指解决学生困惑,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课后练习、及时修正琴童练琴时出现的问题。三者结合,以达自身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庄永平.《琵琶手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张玮琪. 中国古代琵琶艺术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剡秀娟.音乐启蒙教育对小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影响[J].黄河之声,2020(14):172-173.
王永胜.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刘子娟. 幼儿琵琶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童莹. 关于琵琶基础教材现状的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6.
刘奕坤. 琵琶集体课教学效能探析[D].中北大学,2020.
张谦.琵琶教学中非技巧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20):119.
作者简介:姓名:折钰桐 出生年份:1997年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职务/职称:学生 学历:研二在读 单位以及单位所在地: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 研究方向:琵琶教学
题 目: 探析琵琶启蒙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姓 名: 折 钰 桐
学 校(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研 究 方 向 : 琵 琶 教 学
联 系 地 址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培黎街道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寓4号楼
邮 政 编 码 : 730070
联 系 电 话 : 18216302990
电 子 邮 箱 : 9745274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