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唐艳红

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在施工过程中,逐渐突出了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一部分,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够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取得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建筑行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加以重视,不仅能够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还能够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内容

  1. 投标阶段

预算人员根据业主所提供的施工图来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套用定额、计算费用、编制商务标书。此项工作要求预算人员需熟练掌握定额中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以及灵活套用定额子目,以便于随时应对投标阶段瞬息万变的情况;其次掌握一定的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编制技巧,既能达到中标的目的,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常见的投标报价技巧策略主要有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建议方案”报价法及突然降价法等。目前在投标过程中运用得最多的还是不平衡报价法,通常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平衡报价法:(1)能够早日结账收款的项目可以报得高一些,以利于资金周转,后期工程项目可适当降低;(2)经过工程量核算,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单价适当提高,这样在最终结算时可获得超额利润,而将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单价降低,工程结算时损失不大;(3)设计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可以提高单价,而工程内容说明不清的,则可降低一些单价。但是不平衡报价一定要建立在对工程量表中工程量仔细核对分析的基础上,特别是对报低价的项目,如工程量执行时增多将造成承包商的重大损失。另外,一定要控制在合理幅度内,以免造成废标。为了提高中标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正确有效地进行投标决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签订合同

在工程中标后,首先应着手研究施工主合同,避免合同中风险较大、有失公平的条款出现,对可能发生有歧义的、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以及专用条款中的每一条款都要透彻分析理解,避免以后在竣工结算时产生纠纷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立合同评审制度,对合同经济性、合法性及主要条款进行评审,对招标文件不合理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应该据理力争,提出合理并有利于施工企业的约定。施工过程中的分包合同、劳务合同、租赁合同、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等的签订,要由商务、工程技术、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评审,使各项条款内容清楚,严谨不漏。

工程中标后,工程量不能参照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应及时组织预算人员清标,编制施工图预算。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认真研究中标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承发包合同条款,针对工程特点、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具体实施技术措施、方案、要素平台价格信息和同类型工程历史成本数据等,结合施工企业所能调动的资源,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合理预测工程项目施工控制成本,编制“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书。施工预算成本总额应控制在责任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并留有余地。确定目标利润,施工预算与投标预算进行对比,其差额实际就是计划施工盈利。严格控制分包费用,避免效益流失,项目造价人员要协助项目经理审核和控制分包单位的预算,保证项目获得预期效益。

  1. 成本预测

预结算工作人员根据重新编制的施工图预算与已签订的总承包合同的基础,对工程初期的成本预测,将预算文件中的人工、材料费、机械费、其他费用等进行分配,其中材料费尤为关键,包括钢筋、模板等,其费用总额占据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需要将此材料的预算数量、单价进行汇总,编制“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书。在进入施工阶段前,应对其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成本交底,以此能够有效控制现场工程量。在实际施工时,按已审批的“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和已招标的各种要素的量、价的动态管理、优化组合,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预测的工程量和通过劳务、材料、分包工程招标确定的单价内。项目成本管理实行成本责任制,按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公司以制度控制,成本预算控制为主,项目经理部对管理层和作业层以内部成本定额分解控制为主,落实到责任人和责任班组。工程完工后,预结算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合同中的条款,将现场签证及变更编制结算文件报送业主,审批后再将结算文件进行费用分劈,最后总收入与竣工后现场实际支出相对比,做出竣工后成本总分析,以此得出准确的盈亏金额

[1]

  1. 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工程施工完毕后,预结算工作人员无法对细节部位完全掌握,尤其是施工图纸较为复杂,不能面面俱到,详细表明。因此,在计算工程量阶段,应走进施工现场,与现场人员共同做好核对、记录、丈量工作,以此才能够将结果计算的准确无误。预结算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现场有着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实时掌握市场上建筑材料的价格与品种,做到心中有数。

预结算工作人员还应树立“开工即是结算”理念,一单一结算,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归档,以确保工程竣工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特别是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及签证索赔等重要资料的收集整理。结算过程中应加强与审计及建设单位的沟通,积极解决争议,及时锁定债权,减小被诉风险,切实提升结算工作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管理,每个工程项目单独核算,需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降低成本,达到成本控制的预期目标。树立“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造价理念,做好月结成本分析、节点成本分析和成本锁定工作,加强成本管控意识,将成本管控关口前移,提前发现成本管控重点、难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扎实做好成本过程管理工作。

  1. 完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

当前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各部门通过相互协调与配合,以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为基础,落实项目成本责任,深化和完善项目管理,有效开展项目施工图预算及成本预算、过程月结成本归集及成本分析、结算管理等工作,把各种消耗指标有效地控制在计划指标范围内,实现项目目标成本。另外,相应的奖惩制度必不可少,确保其在工程施工项目中有效实施,从而使成本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 材料成本管控

在项目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使用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查,论质比价。对于量大,价款总额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这样做,既保证优质低价限额采购材料,深挖内部成本空间,又有利于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同时通过加强采购、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管理,降低材料消耗。在采购环节应分析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材料采购时间,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而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在运输环节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选择经济合理的供应方式和运输工具,合理设计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图,避免产生二次搬运;在使用环节主要是管理好领料、用料及核算工作,根据工程进度严格按照企业定额的材料消耗定额测算材料用量,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材料费用支出;在施工现场内,将材料合理摆放,并及时盘点库存,杜绝材料浪费的现象,提高相关材料的利用率[2]

  1. 人工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工成本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应积极改变施工生产方式,将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提升,有助于减少人力成本。一是定期开展培训工作,科学分配岗位,促进建筑施工逐步朝技术性方向转变。二是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择新工艺、新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效能。三是加强项目劳务分包和专业工程管理,对所有劳务分包和专业工程采取招标方式。由施工企业建立“合格劳务班组台账”及“合格分包商信息平台”,并在一定时期利用信息平台公布企业各项目各项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的中标价格,包括中标条件等,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合同的签订都应详细、严谨、奖罚严明,对分包项目结算,严格按分包合同执行;各专业分项工程都需经过各责任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结算。

  1. 机械设备使用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其成本主要源自租赁、购买的数量与单个设备的价格。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工程量大小以及工期要求,一方面要考虑使用的施工机械是否经济,即以机械施工使用费的高低为标准,另一方面也应考虑机械设备的合理组合。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机械设备使用费。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机械,外租机械设备,如:塔吊、吊车等,分别采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合理调度和充分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机械使用费和维护费。另外,应建立设备维护制度,需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类型而制定,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顺利施工,还能够避免设备折旧而产生成本[3]

  1. 其他费用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除人工、材料、机械等所构成的直接成本外,还有间接费中施工管理费支出。管理费发生费用的高低都将会对预期的利润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费支出的控制,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节约管理费用的支出。

  1. 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在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中,动态分析各项成本节超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必须及时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量差节超、价差节超及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对各种费用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发生额等进行对比分析,编制成本分析资料,在编制的成本分析资料中要对《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中的预计成本变化情况及因素(预计的签证索赔点)和降低成本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成本分析结果,为今后成本偏差的纠正及预防,督促签证变更的办理,定制下一阶段成本控制对策及成本考核等提供依据。

结束语: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控在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及微利经营的空间里,挖掘企业潜在的效益,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不断加强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减少成本支出,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汤汉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261-261.

  2. 路畅.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10):212-213.

  3. 刘文利.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分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3):218.

  1. 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唐艳红,性别:女,籍贯:四川眉山,出生年月:1982127日,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招投标及项目成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