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西片教育指导中心
【摘要】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学习已经早早走进当今的课堂,教师往往特别头疼的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如何合作、怎样合作才能让数学课堂真正的“活”起来,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一节完整的数学活动课是由情境导入→问题生成→合作展示→问题探究拓展组成的,想让一节课真正的“活”起来,每一个步骤都得抓住关键点,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紧相扣,穿线为衫,特别是在对问题的探究,以及对问题的质疑,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穿针引线”者,而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相互进取,教师和学生的相辅相成才能成功的让数学探究“活”起来。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习兴趣 “活”起来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之中探求知识,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猜想、制作等,这从中都需要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经历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来完成,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还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
在小学数学探究中,开展各种“合作”,使所有学生能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的信任,在组内能够将知识理解和深化,先让小组“活”起来,从而才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以《制作活动日历》为例对数学探究活动从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探索。
一、创设情境,“活”了兴趣
创设好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材中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三年级的学生大都是九、十岁的孩子,利用孩子们喜欢卡通人物这一特点,笔者在《制作活动日历》中就以喜羊羊和美羊羊带来了精美的日历为切入点,把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事件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师)喜羊羊和美羊羊给同学们带来了漂亮的年历(课件出示),大家喜欢吗?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年历?(学生自由回答) (师) 年历的种类非常多,非常漂亮!(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年历)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年历呢?(想)
二、设置任务,“活”了参与
有序、有效的开展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生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中需要明确的对学生说明学习内容、目标以及方法等。这些任务需要小组合作,还可以对任务进行分工合作,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合理分配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从而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如: (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永远都会记得你的生日,也会在你的生日当天祝福你,课前老师布置了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在教学《制作活动日历》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本周末回家收集亲人 的生日,收集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调查与统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三、重视激励,“活”了课堂
每个人都渴望被赞扬。被别人赞同、肯定,得到的是一种价值度,一种社会存在感。在小组进行上台展示时,其他孩子对其表现的肯定将是给他最大的肯定和自信,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学生有了信心,在课堂上自然就爱表现,爱参与,一个人人都爱参与的课堂,难道不是“活”起来了吗?
四、优化组合,“活”了展示
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以小组形式进行排列,改变了以往按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的形式,采取“分层异步”的形式重新安排组员,就是按照学习基础、能力动态分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一般5-6人为一组。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进行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合作,而组间的竞争则会激励学生展示自我。
如:在讨论如何在正方体上写日期的问题时,以小组长为带头作用,分析小正方体每一个面上只写一个数字。(师)想一想,我需要写出31个数字吗?(生1)不需要,31个数字都是由0、1、2、3、4、5、6、7、8、9组成的,写上这几个数就行了。(生2) 两个小正方体有12个面,这里有10个数字,够写。(学生上台来写,并展示,在展示过程中,组员各个参与,完成目标和任务。)
小组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小组角色一定时间相互轮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层面的提升,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学习小组应灵活组合,因人制宜,每次合作时还应明确每个成员必须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有了自己小组的支持和知识的支撑,展示起来也更“活”了。
五、自主探究,“活”了合作
分组分工,提出问题,不急着讨论合作,应该留些时间进行个人思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独立的见解,再交流时就会有的放矢,各抒己见,而不会泛泛而谈,这样的讨论才会深刻,对知识形成的印象才会牢固。 现在的孩子缺乏耐心,不会倾听。倾听的能力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更为有效。我们得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听出人家的语言逻辑、表达重点,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能因意见不合而大声喧哗。 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讨论,互相反馈和互相激励,组内最终确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达成思想上的共识。汇报时,不应出现“我认为……”的回答,而应该是“我们小组认为……”,若有不同意见时,可以说“我保留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请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等。 教师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在自主探究课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实践,又要为小组交流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对知识形成理解,在与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这样的自主探究合作才能算真正的“活”了起来。
六、师生互评,“活”了语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及时多样地对学生或小组的活动予以认可或奖励。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个人评价与他人、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一节平等的探究课得拥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关系平等,语言才能客观丰富,才能“活”起来。学生在经过合作讨论后或者在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后,教师应该对合作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可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当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的现象时,教师应该用言语和眼神去给予适当的激励,并告诉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一定可以完成的更好,给学生鼓励和自信。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对于当代数学探究活动来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然而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构建有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充分的鼓励学生和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合作”才能真正的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魅力。
“广州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学区联动下提升小学教师教科研水平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ZCYJ20029)》”
【参考文献】
[1]《新校园:理论版》2013年 第1期 131-131页
[2]《南北桥》2011年 第6期 31-32页
[3]《教育艺术》2013年 第1期 27-27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