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能力发展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基于数学能力发展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

王玫

身份证号码: 13073019871023****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是十分基础性的课程,并且需要进行小学、中学的长期学习,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相独立的,小学和中学数学的衔接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学生掌握好数学学习的基础方法也需要保证好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数学课程的要求、学习目标等进行清晰的设置,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自我理解能力,保证数学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的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现阶段的中小数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分析,将问题做好针对性的分析工作,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数学能力;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1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当前学生思路越来越开阔,视野和能力不断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数学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应用程度也不断提升。数学学习是基础性的学习工作之一,为了满足学生长期学习数学和当前其他学科学习的需要,小学和中学的数学衔接工作十分关键,中小学是两个不同学习阶段,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做好衔接工作十分关键。在当前的教学工作研究中发现,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衔接意识不强,仅仅关注与本阶段的教学工作,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数学处理能力不够,持续性的学习能力不强。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是一脉相承的,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需要从宏观认识上进行分析,做好两者异同的分析工作,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程度大大提升,提升数学的认知程度,保证学生做好过渡工作,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中小学的数学衔接过程中,数学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在衔接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2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够透彻

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非常高,从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的知识是相互贯通的,不能分成不同的整体看待,割裂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和整体性的思维建立。尤其是中学和小学的数学教学衔接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和个人教学素质提升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提升,在数学知识的深度挖掘方面缺乏有效的工作策略,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对于教材的内容等多方面关注比较少。因此,数学教师的衔接意识还有待提升,在实际的工作方面的实施能力和多方面的控制上进行分析,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教学质量不佳。以数学中的负数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在小学数学阶段如果在“正数和零”的阶段有问题的学生,在有理数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因为“正数和零”的学习较为简单,形成了学生的单一的学习思路,没有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分析与铺垫,后续负数和有理数的学习就出现了困难。而在衔接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就可以从数轴和图形的角度进行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能力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2.2学生思维转换存在困难

学生在中小学的数学衔接过程中需要做好灵活性的运算分析工作,逐步向代数思维进行转换的工作,才能提升灵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升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实践工作的性能。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算数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困难,学生在长期性的学习过程中对大量的数学符号和数学运算的本质认识不清,后续的函数等抽象学习等多方面出现问题,也无法建立更为清晰的数学思路,后续的学习效果十分有限。例如,中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题比较多,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模型的无法做做好应用,也就出现了只会一道题,不会一类题的现象,数学学习的本质还没有得到清晰地认知,出现了惯性思维,学习数学不够灵活。

2.3数学知识体系掌握不够全面

在当前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仅仅关注于教材本身的内容,对于中小学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程度不够高,认为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学体系,知识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中小学数学的知识衔接能力不足,也就很难进行全方位的衔接性教学工作。另外,教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少关注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应用程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与贯通性的工作特点。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是比较单一的,深入的交流、学习、探讨比较少,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教师对中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中小数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3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途径

3.1抓住衔接“关键期”,做好学习方法衔接

中小学是学生认知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很好的衔接,也没有做好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的工作,就会出现了学生排斥学习、抵触学习的现象,从不利于学生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优化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工作,首先,需要抓住教学的关键期,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指导的工作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听课,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在正式教学工作之前进行预习工作的布置,在前期的预习引导工作中培养好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的基本思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数学知识的乏味,在多方面都可以进行应用,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从而发挥好个人的思想等,有效的进行学习思路的整理。

3.2教材教育内容的交流

中小学教师应该对于义务阶段的数学教材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工作,也就从教材的编写工作出发切实安排好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一方面,教师需要对于知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的工作,从将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时空知识坐标体系,在多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做好准备与分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全方位的知识、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准备。在中小学之间的研读和学习过程中,更加了解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安排教学过程。

3.3利用综合性的教学策略

比较性策略因其具有表现共性,反应差异性的特点,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策略。思维导图现在已经在数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具有形象性的图形形状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以此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思考。所以在比较性思维策略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知识同时巩固已有知识点,并进一步将其相连接连贯,正确区分之间的区别,防止出现知识点混淆记错的现象。例如,在"锥体体积"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圆柱体的体积求证方式来进行推理所学内容的解法,在这种对比策略的指导下,可以拓宽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根据相似的图形体积方式进行举一反三,教师加以点拨,学生自主掌握锥体积解法,也能够记得更牢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在实际的中小知识衔接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程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十分关键,可以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培养和提升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良性的学习思维和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对一个一个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而是需要将一个个知识点前后纵向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线络,最终将这些知识线络横向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工作策略和体系等,构建起独特的思考方式,将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大大提升。也就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应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后续的学习将会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黄豪杰,戴振祥.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3):112-114.

[2]张俊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2):56-60.

[3]余建淳.“九年一贯”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