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生面临许多道德两难事件,他们往往无所适从,难以做出判断选择。笔者由此入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利用“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通过挖掘议题、情景再现、自主探索、辩论研讨、观察评价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逐渐学会道德的选择,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关键词:两难故事 挖掘议题 情景再现 自主探索 辩论研讨 观察评价
中年级是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使该阶段的学生由原本“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逐渐发展为“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呢?笔者希望通过在教学中利用“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使这些学生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中,提升道德判断力,逐渐学会道德的选择,收获道德实践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一、“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的理论依据
依据皮亚杰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中年级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之间。我们依据该理论,借鉴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提出一个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决策能力的方法——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它是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两难情境,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问题,让人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进行辩论讨论,使其能理性对待和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见解。
二、“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的教学策略思路图
图1 此教学策略思路图
三、“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在教学应用中遇到的困境
(一)引导工作不到位
结合我国中年级两难事件教学方式来看,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将事件划分进道德规范框架中,通过传统道德标准引导学生解决两难问题。但中年级教师需明确一点,这样套用框架的教学方式只能从某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无法让学生对两难时间进行全面、清晰地认知与判断。现代社会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学生生活在一个无法用单一标准去评判对错的环境中,两难事件的教学重点突出在事件的“两难”性,套用道德框架的教学方法某种意义上是将“两难”进行了拆分,这不仅无法教导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两难问题,也使两难教学失去原本的教育意义,无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升。更有甚者,在套用框架法教学模式下,学生遇到综合性较强或出现矛盾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套用框架去解决,以至于出现问题无法解决或甚至出现更加矛盾的情况,降低中年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信任程度,反而产生相反的教学效果。两难事件处理过程中,中年级学生需要从不同的道德价值角度进行取舍,只有当这些道德价值相差不大,且带来得失弊益也较为接近时,才能让学生真正陷入“两难”境地,这样真正的“两难”事件,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但现阶段,我国中间级教师在选择“两难”案例时,过于关注事件的趣味性与时效性,力求适应时代发展,吸引学生兴趣,却忽略了案例故事本身道德价值的“两难”程度,以至于学生无法感受到事件解决的困难所在,使“两难”教学流于形式。
(二)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中年级学生正处于承重中阶段,与学校、家庭的联系远大于社会,但考虑到过多融入学习元素会降低学生对两难事件处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挑选两难案例时,应尽可能选取贴近学生家庭生活的实例。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中,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以至于学生将父母的付出看做理所当然,却极度抗拒为父母付出,而教师在两难案例选择中忽略了这样的家庭矛盾,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换位思考的机会,也让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阻碍。与家庭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事件选择中的“难处”,从而提升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增强两难事件学习效果。实际调查发现,我国中年级课堂教学中引进的案例多注重解决方法教学,而忽略了案例引进方面的创新。以房价问题为例,这一问题有效反映了我国购房现状,但中年级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对房价、经济等尚无明确概念,只能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道德判断,却无法深刻理解事件的“两难”性。
(三)问题选择与法制观念联系不足
法律是居民生产生活的准绳,任何以道德为基础的判断都需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教师在进行“两难”事件教学时,应充分明确法律的底线,将所有引进案例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但结合实际教学探究表明,我国部分教师在检修“道德两难”教学时忽略法律常识的渗透,仅鼓励学生基于道德层面解决两难问题,将中年级学生限制在道德范畴之内,无法让学生明确法律在矛盾处理中的根本地位。如“好朋友约我‘教训’同学,该不该去?”等问题,不应该引入课堂两难情景创设,无论基于哪一层面,打架属于不被法律允许的选择,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杜绝出现某一选择超出法律许可范畴的现象,在提升中年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同时,增强其法治意识。
四、“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的组织与运用
(一)多角度挖掘——发现学生具体困境
两难故事法教学过程中,议题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良好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深入思考,同时激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兴趣。总的来说,两难问题的来源范围是广泛的,涉及到学生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两难问题,例如:“能否找借口向爸妈要零花钱买家长不同意买的东西”、“要不要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失败经历”等。虽然这些问题,我们从道德上可以有很肯定的回答,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要做出选择其实需要相当强大的道德力量。
2.结合当今社会热点
开放性是品德课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它确定了本课程的内容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
当今社会中充满了矛盾、选择与困惑,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道德困惑点。如:“要不要扶起摔倒的老人”、“是否赞成‘中国式过马路’”等,这些困惑也是我们两难问题选择的重点。
(3)挖掘现有教材资源
虽然两难问题主张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社会舆论的热点,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的教材融合。纵观《道德与法治》教材,其中有很多“活动园”“辩一辩”等板块,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教材内容生成辩题。
(二)情景再现——触发学生内心困扰
教师根据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两难场景,采用角色模拟情景再现、实物情景再现、媒体资源情景再现等方式,以此作为当时的现场情景的模拟和再现,有利于学生对基本事实的掌握,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部编三下《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一课,不但让学生知道邻里之间和睦互助的重要性,更要学会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小摩擦。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两难故事:小学生雯雯为了准备小提琴考试在晚上加紧练习,但是却对邻居们造成了影响。老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再现这一两难场景。
旁白:现在已经是晚上10点了,小区的居民正在休息,可是在5号楼却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
(学生表演)
401居民:我们在写一篇论文。
301居民:我们正在休息
雯雯:快考级了,我得赶快练。
301和401居民:吵死了,我们得去找她!
雯雯:叔叔阿姨们,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401居民:雯雯,能不能停一下呀?我已经加了好几天的晚班了,想抓紧时间睡一会,但是你那么吵,我根本没法睡!
301居民:我正在赶一篇论文,现在思路被琴声打断了,请你明天再练吧。
雯雯:可是我也没办法,再过几天,我就要小提琴考级了,我得赶紧练呀!如果考不出来,以前练习的东西就白练了。我该怎么办呢?
在呈现两难故事时,教师有必要充分展示争议各方的利益需求,让学生认识争议背后存在的这种利益差别。通过这个两难问题的情景再现,学生对事件有了基本的了解,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并且产生两难的选择。
(三)自主探索——引发学生初次选择
相对于他律道德阶段的遵守规则,只重视行为后果,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慢慢向自律道德阶段发展(始自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会考虑当事人的利益与动机。
如:在再现了“雯雯练琴”这个情境之后,教师让学生选择,雯雯该不该继续练。此时,学生不再轻易地做出选择,而是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有过考级经历的孩子会考虑到考级的不易、练琴的必要性;有的孩子会出于道德规范的考虑,认为影响他人的不应该;有过被吵经历的孩子,更是会反对练琴。
因此,情景再现后,学生内心产生困扰。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主动思考,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双方的动机,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确立自己的初步选择,为道德两难故事法的有效推进奠定学习基础。
(四)辩论协商——推进学生道德选择
课堂辩论是两难故事法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成功的辩论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深度的认知、发展道德判断力。
课堂辩论的环节安排:
明确矛盾:呈现不同观点,明确争议的问题。
经历冲突:矛盾所包含的对立观点被呈现后,学生选择自己的立场,并使用各种论据来支持。学生会受到来自对方观点的挑战,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而进行反驳。
协商与妥协:为了实现最终问题的解决,学生要基于共同的价值假设,彼此协商和妥协,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通过共同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帮助学生获得实践道德的具体方法。
仍以《我家的好邻居》为例,教师在学生辩论后,引导他们进行协商与妥协,推进学生的道德选择。
T:雯雯遇到这样两难的问题,那你们觉得她该不该放弃呢?
S:不该。
T:要是不该放弃,那会影响别人啊,那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既满足雯雯练琴的需要,又照顾到各位邻居的利益呢?
(学生协商讨论,尝试提出可以满足双方的方案。)
T: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了吗?
S1:我觉得雯雯应该事先问问大家的作息安排,并告诉大家自己晚上可能会练琴。错开大家的休息时间进行练琴。
S2:雯雯还可以去琴房练琴,这样就不会影响邻居了。
S:我觉得邻居在得知雯雯要练琴后,也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计划,把不太重要的事情放在这个时间做了。
T:大家觉得这样的解决方案怎么样?
(评价提出的解决方案)
两难故事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多种利益需要的考量及协商妥协的能力。在讨论进行时,对学生强调尊重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并且相互协商、妥协,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的讨论最终以问题的解决方案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五) 观察评价——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在“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的实施中,重要的是改变学生原本“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的道德认识, 逐渐发展为“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情况、动机”,知道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侧重于认识方式的改变,道德判断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做好观察、记录,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激励学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性。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道德两难故事辩论研讨法”,理论上,符合皮亚杰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内容上,丰富了小学道法课教学的形式;现实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提高解决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晓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 .文理导航(下旬).2015(2)
[2] 孟晓蕾.小学品社两难问题教学法初探[J] . 中华少年.2016(14)
[3] 刘慧芳.教师在辩论课中的指导策略陈逢春[J] .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6)
[4] 鲁艳.小论德育中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J] . 基础教育研究 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