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4
/ 2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探究

韩廷国

北大荒农业有限公司兴凯湖分公司南岗一管理区,黑龙江 密山 158325

摘要:农学专业人才的紧缺成为制约农业专业深入深入的重要因素。顺应新发展格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掌握农业专业知识、熟悉经营管理又了解政策法规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协同配合,高校采取激励措施助力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农校企之间加强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协同育人,从而推动农业国际合作不断向多元纵深发展。

关键词:农业“走出去”;农业人才;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1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农学教学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改革,教学水平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农学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人文素养的缺失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影响不大,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构建多元、综合的知识体系更是无从谈起。其次,受“厚基础、宽口径”教学理念的影响,传统的大学农学教学模式以通用农学教学为主,强调语言是基础,只要语言基本功过硬,就能顺利做好各项工作。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单一,侧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实践机会缺乏。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内容枯燥陈旧,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未能真正构建起具有农业高校专业特色的农学课程体系。其结果就是虽然大部分同学顺利通过了大学农学四、六级考试,但真正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要,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2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

2.1以后现代课程观为基础的大学农学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新农科背景下,大力培养懂农学的高层次、专业的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国家对大学农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农业院校的大学农学课程设置应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补齐农业“走出去”的人才短板。课程不再围绕预先设定的单一教材文本进行,而是要构建跨越不同学科的,多样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大学农学在四个学期之内,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在与新农科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的过程中,合作企业之间会涉及知识产权合同的签订,经济责任、利益纠纷以及违约责任条款等一系列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因此这也是本学期课程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选取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艾尔伯特·霍华德《农业圣典》以及教材《国际商务法律》等,采用项目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做好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并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课堂展示。学生通过以上这些载体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学术语言能力,提高了科技农学翻译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2培养专业人才离不开专业教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和领路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自身素养和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农学专业人才,更好地支持农业“走出去”大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农学教师到底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这是新形势下的大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农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农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最新发布的《大学农学教学指南》(2020版)中提出,大学农学教师应从五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和信息素养,农学教师应按照指南的要求,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在精通农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成为跨学科“专业”教师,因为大学农学教师的多元化知识结构是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外协同齐发力的过程,离不开一定的生态情境,教师的个人环境和学校环境都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学农学教师多为农学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他们具有扎实的农学基本功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但对农业、管理、国际商务、法律等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进行科技农学翻译教学时,往往只是按照农学的语法结构对专业知识进行简单翻译,很难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或交流。

面对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农学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跨专业学习,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但由于学科背景的限制,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相关的专业知识,仅凭教师个人的努力难以达到预期成效。教师共同体的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是指“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组成的、以合作共享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教师群体”,它打破了学科和院系之间的界限,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展开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农学教师可以到讲授农业、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课堂听课观摩,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可以和农学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上的合作,如共同制定ESP教学计划、选取教学资料、合作编写教材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不同思想和观念的对话中反思自我,实现跨学科的互通、互补和互助,促进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2.3高校的激励措施助力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应对新农科背景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应给予大学农学教师相应的支持,如提供资金,安排讲授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举办讲座或各类短期培训班,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农学教学与其他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其次,高校需要给农学教师提供到农业企业调研或锻炼的机会,让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及时了解农业“走出去”农学的应用需求,补齐自身短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再次,要成为合格的农学专业人才,除了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外,学生在农业企业的实践经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与市场零距离接触,提前感受国际竞争的压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结语

面对新时代农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提升我国农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维护我国农业国际利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的协同配合。高校应采取激励措施助力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农校企之间加强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协同育人;大学农学教师重构身份认同,完成从“教书匠”到专业教师的转变,提升学生对农科专业和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实现大学农学教学从通用农学向“通用农学+专门用途农学”的范式转移,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服务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大局,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减贫和粮食安全传递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2]李小云,肖瑾.新南南合作的兴起:中国作为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11,144.

[3]邱昆树.高等教育中的“文化记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20(4):42-48.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