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陈海燕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第四幼儿园,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设学前班。渐渐地,小学阶段开始对幼小衔接问题重视起来,幼小衔接工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衔接”。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双向衔接”的价值意义呢?如何降低幼小学段教学衔接的“坡度”呢?如何在儿童视角下开展“无缝对接”呢?探索幼小教师互动衔接的有效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有效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双向衔接”;幼小衔接;问题与对策;

一、“双向衔接”中教师互动存在的现实问题

1.学校间的工作管理不到位。

在认识了“双向衔接”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以幼儿园和小学结对联动的方式来探索幼小衔接的可行做法,共同制订了幼小衔接方案。在组织活动上,主要体现在参观小学、参与小学的课题观摩和升旗活动上等;幼儿园请小学教师给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讲座、邀请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大班执教,和幼儿园教师同上一节课,此外还组织了相关的座谈会。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如对于共同开发课程、教师换岗交流、共同教研等深层的活动设计较少,学校之间对于幼小衔接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障依然缺乏,对幼小衔接的活动审议管理不到位、指导不足,即使认识到了“双向衔接”的价值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度还是不高,没有进行深度衔接。

2.教师间入学准备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在组织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家长座谈会时,从各自的交流中,还是会发现各学段教师之间存在着教育理念的差异。小学教师自我优越感较强,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双方的平等交流,无法达成共同的愿景。此外,两者对于双方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都能意识到差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并不能深入了解,不能做到为对方考虑。在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收效甚微,同时又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支撑,即使对双向衔接有了再认识,但彼此理念的不认同以及差异性直接导致了衔接的实际效果不佳。

3.入学准备的教师培训补充不足。

师资不强也是阻碍幼小衔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园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了解得比较少,而小学教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也了解得不多,所以导致在衔接过程中有漏洞。此外,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开办了很多幼儿园,招聘的幼儿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很多非师范专业的,专业知识缺乏,流动性大,又不能给予系统的培训,导致幼小衔接工作进展困难,深入性不够。

二、“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教师互动的有效策略

1.不断完善幼小教师“双向衔接”的刚性体制。

幼小学校要明确责任,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方针,制订有利于幼小教师有效互动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和措施,要变革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管理评价制度,释放教师的时间和空间,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双向互动意识。

(1)构建高效有序的衔接体系。

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应共同发展,不断传递科学的衔接理念,指导科学管理的方法,总结先进经验,构建高效有序的衔接体系,完善衔接内容,做好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工作,积累完善幼小衔接的管理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签订幼小衔接合作协议书。

幼儿园和小学应结对,签订“双向衔接”合作协议书,并开展一些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彼此分享各自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共同研讨最适宜的促进双向衔接工作的方法,总结最先进的教育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好细微衔接,实现无缝对接。

(3)创新评价制度,明确激励机制。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又会阻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创新评价制度能有效改变幼小教师双向衔接的现状。此外,学校间还应从教师发展实际出发,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师互动激励机制,如教师绩效考核、教师双向衔接考核标准和办法等,从教师双向衔接的目标、过程、效果等方面激励教师积极参与。

(4)搭建发展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应为幼小教师双向衔接工作教师搭建平台,提供广泛的资源,建立有效的动力机制,为幼小教师积极参与互动提供内在驱动力;建立联合教研制度,为实现共同的专业发展而建立实践型、学习型共同体,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更加鲜明,需求更为迫切。

2.不断提升幼小教师“双向衔接”的专业教学水平。

(1)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个长远的活动,绝不是入学前参观一下小学,收拾一下书包这么简单,它应该贯穿整个学前教育阶段,是情绪管理、生活态度、适应能力的综合培养过程,能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培养个人良好的教育素养。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一日活动。幼儿园教师平时工作中应多听专家讲座,加强理论知识,和一些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进行现场教学活动观摩,反思教学成果,逐步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设立教师讲坛,分享教学成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定期共同教研。

幼儿园和小学间要定期地组织沉浸式的教研活动,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幼小衔接的平台搭建,真正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同时,在教研的过程中,双方能够深入交流,彼此了解不同学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等,利于更顺畅的衔接。例如,互进课堂,把握幼儿身心特点。幼小教师各自走进对方的课堂,了解彼此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听听对方的声音,不断调整幼小衔接的教育方法;实现资源共享,掌握幼儿生长和学习规律。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又自己的学习特点、发展规律,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关注个别差异,双方达成共识,整体协调发展。

三、结语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个体的发展都有顺序,不能交换、不能逾越,但可交叉。所以,幼小衔接教育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通过科学衔接,多方协同,促进幼儿顺利过渡,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璐. 幼小衔接面面观[J]. 文渊(小学版),2019(1):579.
  [2]李红丽. 幼小衔接策略探究[J]. 甘肃教育,201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