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雄安新区雄县 071800
1、背景及目的
在建筑学领域,草原风住宅是美国有名建筑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7年-1959年)的代表系列之一。草原风住宅的特征是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空间布局较为自由,拥有丰富有力的变化形态,体现在此时期住宅作品的平面图大部分是简单的几何对称图形。本稿是通过解读草原风建筑,得出设计师是如何利用灰空间要素,实现空间形态的转换,来领略赖特对灰空间问题处理上的独特之处,表现建筑空间的流动性及其统一性。“灰空间要素”位于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边界区域,是属于半内部要素,半外部要素的边界元素且分别视为外部元素,内部元素及中间元素。
2、研究对象及分析方法
2.1 对象选定
在《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作品全集》中,针对赖特草原风时期(1901~1910年)含有详细图面所有住宅作品之中(56个),建筑概要列如下表,分析各个建筑的平面类型和建筑中灰空间要素的处理手法,了解建筑主体与灰空间之间的暧昧关系。
表1 作品一览/平面类型和灰空间要素
2.2 分析方法
2.2.1 平面类型的分析
一般认为草原风住宅的平面形态在其几何形式上具有一个显著特征。通过尝试简化平面形态来区分类型。再按年代顺序观察所选定对象的平面类型,分析草原风时期住宅的分布特征以及变化的多样性。
2.2.2 灰空间要素的分析
通过赖特在美国初期郊外住宅设计中针对灰空间要素使用方式,展开逐个分析研究,如客厅门廊,深檐,及露台的多次使用。在这里我们尝试抽出草原风时期的灰空间要素,再对住宅类型进行整合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在草原风时期各个住宅平面图中把握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使用的灰空间元素。再在此基础上,同时捕捉各个要素的分布及使用方式的变化。
2.2.3平面类型和灰空间要素关系的分析
通过对2.2.1的“平面类型”和2.2.2的“灰空间要素”之间关系的观察,特别着眼于平面中灰空间要素的所处位置进行分析。
3、实例分析
1
901年赖特建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的沃德·温菲尔德·威利茨住宅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草原风住宅,此作品对后人影响甚远。海兰帕克位于芝加哥环线往北30公里的密歇根湖岸的郊外住宅地,是草原风建筑的典型聚集之地。
图1 沃德·温菲尔德·威利茨住宅
3.1 沃德·温菲尔德·威利茨住宅平面类型的分析
沃德·温菲尔德·威利茨住宅也采用美国初期郊外住宅中被人熟知的以火炉为中心的十字形平面设计。此住宅位于街道的拐角处,西南和西北面与道路相邻接,西南侧是整个建筑的正面。在整个内部空间中,生活起居室位于西南侧,餐厅位于西北,东南面主要包含车廊、玄关和接待室,东北部配有厨房及佣人房。
3.2 沃德·温菲尔德·威利茨住宅灰空间要素的分析
在此,列举了如下几个沃德·温菲尔德·威利茨住宅中所采用灰空间要素
外部要素:
3.2.1 檐下
屋檐下是大地到屋檐下方的外部区域。在二层平面图中可以看到,建筑主体周围被一圈虚线包围,此图是为屋顶下面的屋檐部分,它的作用可使整个建筑以长轴为中心由内向外的延伸空间长度,在视觉上可虚拟营造出空间的内外连续性。
3.2.2 露台
露台是以一层屋顶为地面上方没有屋檐的外部空间。在此作品中,露台位于客厅的正前方及主卧的左侧。在主要空间设置露台,居住着可随时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摆放一些盆栽,可有效的延长空间感,模糊了室内外的空间界限,是内外空间过渡的必要因素之一,其功能体现出实用及美观的原则。
3.3.3门廊
门廊是从地面以上地板连接屋檐之间的外部灰空间区域。门廊大部分存在于建筑的一层,是建筑自身与外界的交流方式。在主体前方有大面积的门廊部分,每个入口前面都设有门廊。从一层平面图来看门廊位于餐厅的斜前面,是连接餐厅侧面到车廊的部分,体现出室内外的连续性,生成建筑作品的统一感,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3.3.4 车廊
车行门廊是此作品的特别之处,如果说门廊是人与建筑的沟通形式,那么车廊则是车与建筑的交流方式。其作用和门廊一样,但车廊是大地地面直接连接屋檐的空间区域,车行门廊包含入口,同时作为入室门廊发挥其机能功效。
中间要素:
3.2.5 入口
入口是连接或阻断室内外空间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既可以保护私人区域的隐私性又是与外部空间的连接装置。
外部要素:
3.2.6 入室门厅
入 室门厅属于内部空间,是辅助入口连接室内外的重要环节。在这里,从入口到起居室之间人们都是迂回而入的,从狭小的入口再到起居室,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入室门厅右侧是接待室,这是为了方便来访者来配备的缓冲空间。
4、全部作品分析 1:平面类型
4.1 平面类型的种类
通
过全作品的分析结果,从1901年到1910年整个草原风兴起时期,住宅平面类型分为十字型、T字型、Z字型、L字型、口字型、卍字型六种类型。各类型占比口字型约30%,十字型约25%,T字型不满20%,L、Z、卍三种类型分别占比约在7~9%之间。
表2 各平面类型个数和占比
4.2 平面类型的时期倾向
平面类型 | 前期1901〜1905(个) | 后期1906〜1910(个) | 总和 |
十字型 | 8 | 6 | 14 |
T字型 | 3 | 8 | 11 |
Z字型 | 2 | 2 | 4 |
L字型 | 3 | 2 | 5 |
卍字型 | 5 | 0 | 5 |
口字型 | 8 | 9 | 17 |
具体草原风时期的倾向如表3。此时期以五年为分界线,草原风前期(1901~1905年 29件)口字型、卍字型、十字型占比较多,T字型、Z字型、L字型则是少数。草原风后期(1906~1910年 27件),同前期相比,口字型、十字型依旧占多数,但卍字型逐渐消失,T字型后期急增8件,但Z字型、L字型较少各占2件,其中赖特著名之作1906年的罗比之家属于Z字型平面布局,与其说赖特的作风变化,不如说是由于地基等其他因素条件造成的。
表3 各平面类型个数和年代分布占比
5、全部作品分析 2:灰空间要素
5.1 灰空间要素的种类和类型占比
通过表1的分析结果可得,1901-1910年草原风住宅时期,外部灰空间要素是由露台、屋檐、门廊、车廊、通路和台阶6种来体现的,中间灰空间则是表现在入口及墙壁的处理上,内部空间是由露台,入室厅、回廊、台阶、更衣室和落地窗六种要素表现灰空间关系的。
表4 灰空间种类和实用占比
表5 灰空间出现率占比区间
5.2 灰空间类型占比
赖特在草原风时期经常运用屋檐,门廊和露台等要素来缓和室内外空间关系,入口建筑空间基础构造中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之一,利用对外部空间处理上来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将建筑主体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
仅次于外部三要素的是外部台阶和内部的入室厅和台阶,赖特在内部灰空间处理上,最常见的是入室厅、台阶及回廊三种形态。根据具体的空间构造,采取不同的灰空间要素。由于三项是交替出现,三项综合利用率占比为80.5%。
最后占比较少的灰空间要素受面积、经济、距离、位置、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保证几个赖特典型的处理要素的运用下,建筑师也尝试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实施。通过不同灰空间手法的利用,表现出建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5.3 灰空间要素的构成和机能
5.3.1 外部要素:
露台、屋檐、门廊、车廊都是没有地板,直接连接地面,表现出空间不同形态的层次感,使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分界线更为柔和、暧昧。通路和台阶属于外部环境到建筑的过渡环节,链接了人的心理感受和建筑形态。
5.3.2 中间要素:
入口多出现在平面图的上侧或入角位置。很少有人知道地基和前面道路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验证赖特的入口设置是否有指示功能。入口周围的墙壁弱化了空间形态及分界线,既属于内部也可属于外部,没有具体的定义,起到过渡作用。
5.3.3 内部要素:
入室厅、回廊、台阶、更衣室是交替空间形态的缓和区域,为人们在心理上提供准备过程。一方面,阳台和落地窗属住宅内部提供近距离感受自然的场所,增强了空间向外延伸的视觉效果。
综上可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草原风住宅的设计中重视空间之间转换点上的处理及具体灰空间要素的运用。
6、全部作品分析3:利用灰空间要素改变平面形态
通过对平面类型和灰空间要素的关系进行图解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例
如No.47 沃尔特·V·戴维森住宅原基础平面属于T字型,附加外部灰空间要素长廊后,平面形态变化为十字型。
针对草原风时期的全部56件作品的平面类型和灰空间要素关系的分析,平面变形的建筑作品总共有9件。
Z字型附加长廊后得到卍字型平面类型的作品:
No.27格拉斯纳住宅(1905)、No.42埃文斯住宅(1908),共2件
T字型附加长廊后得到T字型平面类型的作品:
No.34富勒住宅(1906)、No.44吉尔摩住宅(1908)、No.47戴维森住宅(1908)、No.48罗伯茨住宅(1908)、No.49贝克住宅(1909)、No.50斯蒂芬住宅(1909)、No.52斯丘尔特避暑住宅(1909)、共7件
不仅仅是前期1905年的格拉斯纳住宅和1906年的富勒住宅,7件都是产生在1908-1909年的建筑作品。由此可知,建筑平面变形特征主要体现在草原风时期后期,并且都通过门廊来实现灰空间变形。而草原风前期大部分作品通过增加灰空间要素延伸空间开放感,平面类型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再次确认了门廊部分则是由地板与屋檐的连接,整体形状呈三面内包型,建筑师赖特再次证明门廊与建筑整体形态的存在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
7、结论
赖特童年时期深受常与大自然相伴的影响,重视自然与建筑之间的联系,认为建筑应当从属于自然,而这种理念就体现在远近闻名的草原风建筑上。通过露台、檐下、门廊、入室门厅等灰空间要素,虚化周围环境与建筑的交界,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以暖炉为中心向四周呈无限放射的建筑形态,创造了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威廉阿林斯托勒《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作品全集》【美】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2]薛恩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现代建筑名作访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王小雪 万雨婵《装饰装修天地》<灰空间在设计中的运用>2018,第22期
[4]市原出、「リビングポーチ アメリカ郊外住宅の夢」【日】住まいの図書館出版局、1997
[5]市原出、「内部/外部は自明か」、『建築の「かたち」と「デザイン」』【日】市原出、鹿島出版会、2009
[6]香山壽夫、「建築意匠講義」【日】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
[7]市原出、「住宅作家ライト、アメリカ郊外住宅史における位置」、『フランク・ロイド・ライトのルーツ』【日】エクスナレッ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