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乡村慢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中医药在乡村慢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袁遂梅   

  贵州省盘州市羊场乡卫生院   553521  

【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中医药在实施乡村慢性病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应策略的作用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本乡村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确诊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共计98人,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49人,本组病患采用的是常规的中医药理论相关慢性病防治措施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49人,本组病患采用的是经相应对策改进后的中医药理论措施防治乡村慢性病。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防治效果、心里状态变化情况、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患的防治效果有效率为97.96%,而参照组病患的有效率为69.39%,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在对比两组病患的心理状态时,实验组病患的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病患来说有显著优势(P<0.05);而实验组病患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数据相比于参照组来说也有很明显的优势差异(P<0.05)。结论 根据中医药在乡村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施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不仅能够帮助乡村慢性疾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好,还能更加有利于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各个乡村进行改善。

【关键词】:中医药;乡村慢性病防治;问题;对策

   慢性病主要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明确,但是不良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是引起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的疾病类型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类疾病虽然短时间内无法造成很大伤害,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药物控制或做好防治措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1,2]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于本乡村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确诊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共计98人,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49人,而另一组是实验组有49人。基础资料见表1,通过对比两组常规资料,确认无显著性(P>0.05)差异,说明实验对象之间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表1 实验对象之间的资料对比

平均年龄

(岁)

性别

参照组

49

60.80±3.40

28

21

实验组

49

60.59±4.51

      27

22

P

-

>0.05

>0.05

1.2两组实验对象之间的乡村慢性病防治措施内容

1.2.1参照组的慢性病内容:主要包括在乡镇卫生院配备具有中医执业资格证书的医师并配套相应的诊疗设备,同时为病患提供中医咨询与治疗防治服务。

1.2.2实验组的慢性病防治内容:本组病患实施的是对中医药在乡村慢性病防治措施中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后的具体措施。经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是中医药防治措施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乡村慢性病的防治发展以及中医药的广泛应用起步较晚,因此短时间仍然无法做到很好的普及;其次是在乡村防治过程中采用中医药防治措施时,能够实施的防治措施相对比较少,相对于西医防治措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患有慢性疾病居民的需求;然后是乡村居民缺乏对慢性病的防治意识,依从性低,慢性病发病短时间内并无显著症状,再加上普通居民并无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因此无法很好的配合;最后是中医药在乡村慢性病防治过程中的普及率不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并展开实施:首先是加强建设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的理论体系建设,比如中医药理论中的“治未病”理念,应该着重使用,加大宣传力度并增加中医医师的专业性,以提高诊疗能力,满足乡村居民的需求;其次是加强中医药医师的队伍建设与诊疗项目的多样性,以提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满足乡村患病居民的防治需求;然后是增加和加强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健康宣讲以及防治慢性病的重要性宣传,比如可以展开培训会、体验课程等,让乡村居民能够提高健康认知能力,增加健康素养;最后是加大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中的成果的宣传并逐渐完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线上线下平台,为乡村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方式。

1.3观察指标

    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防治效果、心里状态变化情况、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防治效果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病患的防治效果有效率为97.96%,而参照组病患的有效率为69.39%,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防治效果

分组

人数

非常有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参照组

49

12

22

15

69.39

实验组

49

27

21

1

97.96

P

-

-

-

<0.05

2.2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在对比两组病患的心理状态时,实验组病患的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病患来说有显著优势(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分组

人数

SDS

SAS

参照组

49

39.18±1.69

40.24±2.35

实验组

49

28.36±1.12

26.39±0.86

P

-

-

-

2.3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而实验组病患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数据相比于参照组来说也有很明显的优势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分组

人数

依从性

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参照组

49

30(61.22%)

6.11±1.20

实验组

49

46(93.88%)

9.51±0.44

P

-

<0.05

<0.05

3.总结

    中医药理论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区别于西医的针对性治疗疾病,中医是以整体和辩证论的方式对病患进行疾病的治疗,而治疗方法也是以改善病患的身体状态为主要方法,主要诊疗方式有针灸、中药等,有治病治本的效果,不仅能够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伤害,还能帮助病患减轻经济负担[3]。而对于乡村中居住的慢性病高发人群来说,实施中医药防治措施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非常值得进行推广[4]

参考文献

[1]周英武, 任明, 胡镜清. 中医药在乡村慢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4(22):3.

[2]赵静. 中医药在乡村慢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人人健康, 2018, No.483(22):301-302.

[3]王莲香,罗格莲,林瑾文. 福建省乡村慢性病防治管理对策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8(34):296-297.

[4]张影, 兰天野, 吕志国,等.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病防治管理模式中的运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6):1274-1275.